行業分析 化工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打破產業格局,膜市場能否走出外資壟斷困境
  2011-11-02 13:58:16

    膜作為一種高分子化學材料,既有分離、濃縮、淨化和脫鹽功能,又有高效、節能、環保、分子級過濾等特徵,被廣泛應用於污水回用處理、海水淡化、苦鹹水淡化、超純淨水等行業。膜技術被公認為21世紀最重要的新技術之一。

    膜的工業應用始於上世紀70年代,按照材質主要分為有機膜和無機膜。水處理工業中常用的多為有機膜,包括反滲透膜、納濾膜、超濾膜和微濾膜等主要品種。隨著膜分離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膜法水處理已經得到了人們的普遍接受,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工業中的應用已經度過搖籃期,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成為水處理領域的一支生力軍。

    目前,全球膜組件成套設備和膜工程的市場已達到數百億美元。據中國膜工業協會分析預測,2010年,我國膜市場需求將達200億元,而且還將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但國內市場份額僅占2%。

    原因何在?水處理領域應用最廣的是反滲透膜,其原材料目前被美、日、西歐的少數國家壟斷,國內市場主要被美國陶氏化學、科氏、海得能,日本東電工、旭化成、東麗等幾家公司瓜分。國內從事反滲透膜的企業只有幾家,還沒一家能形成產業化,性能和國外的膜尚無法相比。

    同時國內反滲透膜目前有90%是進口產品,超濾和微濾膜約40%進口,而用於製作膜的原材料有50%—70%依賴進口。和國外膜工業相比,我國早期的膜工業呈現技術水平低、膜品種少、產業規模小、應用領域窄、行業管理薄弱等不足。照此發展,膜市場走出外資壟斷困局將會成為一個空談,很難實現。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膜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