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產業發展迅速
中國膜產業發展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環節:一是,中國膜產業主要優點是電滲析技術一花獨放;二是,中國膜產業初成規模;第三環節,中國膜產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國際化和規範化。最近這幾年來,中國的膜行業最大的特點是發展非常快,需求量很高,在環保領域和水務領域,膜技術大顯身手。前幾年,中國有大批的10萬噸級的工業污水項目,由於受困於城市污水和飲用水的推廣只剛起步,膜技術的發展受限,2008年以來由於城市污水和飲用水受到更多的重視,膜技術的發展前景良好。
如今,中國膜產業已經步入一個快速成長期,超濾、微濾、反滲透等膜技術在能源電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回用及醫藥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已經相繼建成。報告網分析數據顯示,中國膜產業工業產值2004年為75億元,2008年增加到200億元,2009年約240億元,2010年為300億元左右,而到了2011年膜產業產值達400億元左右,可以看出最近幾年中國膜產業工業總產值的年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且增速在不斷加快。到2015年,中國膜產業產值將達到852億元左右。
水處理膜技術需求旺盛
水處理領域是膜產品的主要下游市場。當前,世界上廢水回用領域的膜法處理工程已占到95%以上,中國的膜材料也有90%以上用於水處理。而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市政給水處理、工業用水處理、市政污水處理及回用、工業廢水處理及回用、海水淡化、垃圾滲濾液處理等,目前水處理領域對膜分離技術需求旺盛。
有業內專家認為,淨水器的核心技術膜原件的進口替代空間巨大,一旦國內市場啟動,掌握膜技術的公司將迎來爆發性拐點,而且膜原件作為耗材更換周期在1年半到兩年間,未來需求將呈指數級增長。
水污染治理 膜材料或迎高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水污染比大氣污染更嚴重。「2萬億的水污染防治計劃正在伺機出台,但污染問題已經等不及政策。部分實力企業開始自謀方向,擺脫政策畫餅困境。」
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村莊和小城鎮污水處理率不足20%,和大城市超過80%的處理率相距甚遠。與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快速提升相比,小城鎮、農村污水處理的發展相對滯後。在政策扶持、技改加速等多重因素疊加下,農村水污染治理市場正在快速崛起,並成為水處理行業未來加速爆發的增長點。
業內人生稱,「膜材料產業將迎來一個20%年複合增長率的高增長市場。」以反滲透膜為例,該技術是國內海水淡化主流路線,市場占有率達到67%,家用淨水器、海水淡化、中水回用是反滲透膜主要應用市場。當前中國反滲透膜市場銷售規模20億元左右,行業保持20%複合增長。
想了解更多膜行業(報告)相關資訊敬請閱讀報告網的《2014-2016年中國PA腸衣膜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前景投資規劃分析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