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
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基石,而高端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則是
特鋼發展的最大推動力。《鋼鐵行業「十二五」規劃(草案)》指明的特種鋼鐵重點方向是: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海洋工程和海上石油開採、大型和特殊性能船舶和艦艇、
節能環保汽車、特高壓電網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預計大飛機、高鐵、海工、能源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十二五」
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元,相應的特鋼行業將獲得高速發展機會。
前者依託大股東東北特鋼集團,是我國國防軍工產業配套材料最重要的生產科研試製基地,為我國國防工程提供大批關鍵的新型
鋼材料,在模具鋼、汽車用齒輪鋼、高溫合金軸承鋼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0%、35%、40%。後者是國內不鏽鋼龍頭,擁有最為完整的不鏽鋼產業鏈,已經成為核電最全鋼材供應商,目前在特種矽鋼領域獲得技術突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特鋼行業集中度較高,2009年中國特鋼行業CR10(行業前10大企業占有率)達到54%。而從
細分行業來看,2010年特種合金、工模具鋼、軸承鋼、彈簧鋼、齒輪鋼、合金結構鋼、碳結鋼CR10均已經超過了80%,形成四大特鋼集團:東北特鋼集團、寶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和西寧特鋼,以及三大專業化龍頭企業:太鋼不銹、天津
鋼管、舞陽鋼廠。各特鋼集團在不同領域具有相對優勢。
高端裝備將成為「十二五」特鋼發展的驅動力,在相關領域專用特鋼具有技術儲備和訂單的企業將受益最大,目前相關市場主要集中於四大特鋼集團。分析人士建議重點關注撫順特鋼和太鋼不銹。
特鋼可以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一是以優質碳素結構鋼為主的低端特鋼;二是以合金鋼為代表的中端特鋼;三是以不鏽鋼、工具鋼、模具鋼和高速鋼為代表的高端特鋼。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特殊鋼產量約為3500萬噸,僅占鋼產量的5%左右,特鋼占比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目前我國特鋼的發展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特鋼占比不到7%,遠低於日本30%的水平,未來高端特鋼的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