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財政懸崖談判年底最終時點的臨近和談判過程的一波三折,銅價近期大幅調整。筆者認為,短期內美國財政懸崖談判,中美宏觀面的整體利好和中國供需基本面的悄然改善,將給銅價提供有力支撐,銅價整體仍維持振盪走勢。
財政懸崖風險持續困擾市場
近期財政懸崖談判圍繞歐巴馬提出的給40萬美元及以上年收入者加稅和博納提出的給100萬美元及以上年收入者加稅展開,雙方激烈博弈,但上周五眾議院取消了對博納方案的投票,使得財政懸崖暫時陷入困境。一旦談判在今年底前不能達成協議,美國明年或將增稅減支,這將導致GDP呈現負增長,失業率重新攀升至9%以上,美國經濟重新陷入衰退。
不過,國會同意27日聖誕假期結束後,繼續磋商財政懸崖問題。美國眾議院議長在明年1月3日選舉,此舉也會拖延財政懸崖談判的進展。財政懸崖對銅市的影響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事件型風險最大的特點是事前無法預測且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這將使得大資金者舉棋不定,也意味著大級別的趨勢行情在事件型風險沒有完全釋放前難有展開,銅價更多的是呈現劇烈波動。
中美經濟整體利好
滙豐中國12月製造業PMI初值繼續上升且升至14個月高位,顯示出中國經濟前景進一步改善。美國近期公布的數據也較為樂觀,11月美國工業產值超預期增速為兩年最快,美國第三季GDP終值為3.1%,好於初值的2.7%,顯示美國經濟繼續復甦,美國11月個人支出和耐用品訂單環比均上升,這對銅價構成利多。中美經濟數據整體向好,中長期內將繼續給銅價提供支撐。中國明年貨幣政策或將保持一定寬鬆,新增貸款也將多於今年,基礎設施投資明年將會增加,城鎮化將是明年財政政策的重要落腳點,中國政策層面釋放的信息也有利於銅消費的改善。
供需基本面正在改善
近期,精銅全球貿易流向發生了改變,LME英國安特衛普倉庫和美國紐奧良倉庫庫存增加較多,而發往LME韓國的庫存銅減少,說明更多的精銅將發運至歐美市場而不再是前期的發往中國及其周邊,中國精煉銅進口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也證明了這一點,這有助於減輕國內銅市場的供應壓力。近期,中國銅下游消費行業包括電線電纜行業、銅管行業及銅杆加工行業開工率回升,說明國內銅消費的逐步回暖。11月中國重工業用電同比增長6.7%,驗證了有色金屬行業出現築底回升的跡象。由此可見,中國銅供需面正在改善。
假期臨近,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
隨著聖誕和元旦假期的臨近,西方市場投資者著手準備休假而紛紛選擇平倉離場。國內臨近年底資金趨於緊張,部分獲利投資者亦選擇平倉以緩解資金壓力,滬銅持倉也呈現減少。
近期,基本面因素對銅價的影響減弱,各種指標間正常的關係被打亂,最顯著的是美元指數和銅價同方向運行。鑑於事件型風險沒有徹底釋放前,大資金不會輕易進場,短期內倫銅或在7600—8100美元/噸波動,對應滬銅在55500—58000元/噸。事件型風險導致銅價快速漲跌,短線投資者可緊密關注財政懸崖進展,緊隨市場節拍。套期保值投資者建議多看少動,事件型風險對市場的影響雖然激烈但較為短暫。看好2013年春季下游消費繼續改善對銅價的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