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信貸數據還歷歷在目,市場就再度傳出震撼消息。上周市場消息稱,截至8月17日,工農中建四大行當月新增貸款僅約560億元:其中工行370億元,建行100億元,農行160億元,中行則是減少近70億元。
8月過半,形勢如此慘澹。市場對新增信貸原本就不甚牢靠的信心,頓時全無。8月上半月的此種情況,只能說明6月末銀行沖時點的後遺症,還沒有完全消散。但好在大家很快就回過神來,儘管上半月不行,還有下半月呢。國有行雖然不行,但股份行的數據還不知道呢。
確實,最近幾年的信貸增長中,很多月份都出現月初增長不甚理想,但月末幾天之內突飛猛進的情形;也多次出現國有行增長乏力,但股份行接力前行的局面。依據大行時點數據來預測整月的狀況,準確度其實已經大打折扣。
果不其然,中金公司於當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就傳遞出本月股份行新增信貸顯著好於國有行的信息。據中金了解,本月前10天,股份行新增信貸規模約為1000億元,遠好於上個月一整個月只有300億元的情況,也基本與去年8月整月1355億元的水平持平。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支持股份行恢復放貸能力的關鍵是存款,制約大行放貸能力的關鍵也是存款。換言之,8月上半月,大行的新增信貸數據雖然讓人感到意外,但問題出在供給而不是需求。儘管,很多報導也稱銀行目前有很強的「惜貸」心理,大客戶做不了而小客戶又不想做。但這種狀況其實從二季度初就已經出現,並不是從本月才突然發現市場有多尷尬。
所以,如果沒有大的意外,8月份最終的信貸增長還是會有很大機率恢復到月均7000億元左右的水平。原因很簡單,今年以來,居民的中長期貸款一直維持穩定,房地產市場雖然處於調整階段,但基本狀況維持穩定。公司的中長期貸款則隨著二季度政府開始加槓桿而得到保證,唯一的意外就是,企業的短期貸款需求能不能穩定下來。而從本月股份行的信貸投放表現來看,企業的短期信貸需求穩定在二季度的平均水平應該不難。二季度至今,對公短期貸款的基本狀況是什麼?也就是月均500億左右的規模而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以來,高層其實已經對企業短期資產負債表的不佳狀況,有所警惕。7月末以來,不僅國務院常務會專門部署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進一步的簡政放權也在相繼推進。這些措施,無一例外都將對修復企業的短期資產負債表有利,而且央行手中仍然握有降息等快速見效的殺手鐧。市場曾經幾度熱議降息,但央行仍然不為所動。這種態度已間接說明,雖然市場各方都很難受,但大的方向還在掌控之中,前面並沒有太多地雷。
目前的這種難受狀況會持續多久?我們以為,形勢比人強。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一方面面臨內部調整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更面臨著全球市場復甦帶來的挑戰。但是,這一內一外兩個因素都在快速變化著。所以,短期會難受些,但並不代表長期沒有希望。
8月過半,形勢如此慘澹。市場對新增信貸原本就不甚牢靠的信心,頓時全無。8月上半月的此種情況,只能說明6月末銀行沖時點的後遺症,還沒有完全消散。但好在大家很快就回過神來,儘管上半月不行,還有下半月呢。國有行雖然不行,但股份行的數據還不知道呢。
確實,最近幾年的信貸增長中,很多月份都出現月初增長不甚理想,但月末幾天之內突飛猛進的情形;也多次出現國有行增長乏力,但股份行接力前行的局面。依據大行時點數據來預測整月的狀況,準確度其實已經大打折扣。
果不其然,中金公司於當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就傳遞出本月股份行新增信貸顯著好於國有行的信息。據中金了解,本月前10天,股份行新增信貸規模約為1000億元,遠好於上個月一整個月只有300億元的情況,也基本與去年8月整月1355億元的水平持平。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支持股份行恢復放貸能力的關鍵是存款,制約大行放貸能力的關鍵也是存款。換言之,8月上半月,大行的新增信貸數據雖然讓人感到意外,但問題出在供給而不是需求。儘管,很多報導也稱銀行目前有很強的「惜貸」心理,大客戶做不了而小客戶又不想做。但這種狀況其實從二季度初就已經出現,並不是從本月才突然發現市場有多尷尬。
所以,如果沒有大的意外,8月份最終的信貸增長還是會有很大機率恢復到月均7000億元左右的水平。原因很簡單,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競爭格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居民的中長期貸款一直維持穩定,房地產市場雖然處於調整階段,但基本狀況維持穩定。公司的中長期貸款則隨著二季度政府開始加槓桿而得到保證,唯一的意外就是,企業的短期貸款需求能不能穩定下來。而從本月股份行的信貸投放表現來看,企業的短期信貸需求穩定在二季度的平均水平應該不難。二季度至今,對公短期貸款的基本狀況是什麼?也就是月均500億左右的規模而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以來,高層其實已經對企業短期資產負債表的不佳狀況,有所警惕。7月末以來,不僅國務院常務會專門部署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進一步的簡政放權也在相繼推進。這些措施,無一例外都將對修復企業的短期資產負債表有利,而且央行手中仍然握有降息等快速見效的殺手鐧。市場曾經幾度熱議降息,但央行仍然不為所動。這種態度已間接說明,雖然市場各方都很難受,但大的方向還在掌控之中,前面並沒有太多地雷。
目前的這種難受狀況會持續多久?我們以為,形勢比人強。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一方面面臨內部調整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更面臨著全球市場復甦帶來的挑戰。但是,這一內一外兩個因素都在快速變化著。所以,短期會難受些,但並不代表長期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