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步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APP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當人們越來越依賴APP應用的同時,APP也給許多人帶來各種威脅。據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安卓病毒數量大幅增長,每10個應用就有一個是病毒;此外,360網際網路安全中心日前也發布報告稱,國產多個手機銀行客戶端有多處可被黑客利用的安全隱患……APP市場亂象叢生,整治已勢在必行。建立統一的監管標準讓軟體開發商、應用平台等產業鏈 上的各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APP市場亂象迭起
智能終端的普及,不僅推動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還將APP移動應用推進了全民歡宴的時代,可以說,如今的APP早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們要比兩年前花費更多時間使用手機上的各種應用,並且我們安裝的應用數量也越來越多。2011年,每個用戶每月平均使用應用18小時18分鐘,而截至去年底,這個時間增長至30小時15分鐘。迅猛發展的APP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市場前景也日漸凸顯。據易觀數據顯示,僅打車軟體市場,截至今年6月,APP累計帳戶規模達1.3億。APP市場地位逐日提升,但同時,APP遭受病毒,惡意扣費、耗損流 量、操縱排名、遠程控制、竊取隱私等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移動應用出現「釣魚」現象。據媒體報導,網友陳女士收到一條升級手機銀行客戶端的簡訊提醒,她即按照簡訊上的網址下載並更新了新的客戶端,隨後她在登錄界面上輸入帳號和密碼信息,卻一直無法登錄,反覆多次嘗試登錄均告失敗。之後,陳女士就意外地收到一條簡訊通知,顯示她的銀行卡已被划走5萬元。專家稱,陳女士可能遭遇釣魚類山寨手機銀行APP。
其二,竊取用戶隱私現象泛濫。百度安全實驗室近日發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移動安全報告》顯示,在第二季度中,隱私竊取類惡意軟體迎來大規模爆發,和上一季度相比,比例上漲非常迅速,達到了17.9%,上漲幅度達到了57%。
其三,APP軟體惡意扣費現象嚴重。隨著高考生成績的公布,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高考志願類手機APP。手機安全專家表示,不法分子將木馬病毒藏 身於報志願類的應用中,伺機發送扣費簡訊、推送廣告、竊取隱私,並從中牟利。而受害者則會遭遇手機流量嚴重耗損、資費莫名損耗、廣告頻彈影響使用等問題。
APP市場亂象迭起,使用戶的隱私安全、財產安全遭受各種威脅,抑制APP亂象的蔓延,已迫在眉睫。
行業標準缺失助長亂象滋生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APP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盈利預測分析報告》了解到,APP市場亂象為何如此泛濫?分析可知,缺乏嚴格統一的行業標準是亂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低准入門檻埋下監管的盲點。業內人士稱,目前國內大多數移動應用市場並沒有對上傳的APP進行事先審查商標、名稱是否侵權的程序。通常情況下都是由被侵權的企業主動提出投訴,然後應用市場方面在針對具體的侵權事項進行核實,再做出相應處理。不過,近日工信部下發通知,要求建立健全APP開 發者真實身份核驗、APP先審後發等事前審核機制,有望改善這一監管盲點。
其次,行業對一款手機應用程式應該使用那些權限,沒有明確規定,導致應用權限濫用的情況頗為嚴重。以安卓手機為例,由於其系統開放的特性,應用 程序大都要求手機用戶開放各類手機權限。據央視報導,安卓應用濫用權限,其中涉及隱私的權限就達30多個。其中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獲取手機號碼、讀取手 機通訊錄、讀取簡訊記錄、讀取通話記錄、讀取地理位置信息、獲取設備信息這8項,是涉及隱私信息的核心權限。
再次,缺乏有效的行業監管措施。國內手機軟體應用商店為了吸引用戶眼球,發現熱門遊戲的新版本後就自動抓取到自家商店內,或者是粗製濫造出山寨APP,這些都有可能埋下安全隱患,使用戶的隱私及財產安全受到威脅。而當行業發現違規APP,也是簡單地指令其下架,大大降低了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無 法起到震懾作用。不法分子「打一槍換一地方」的現象頻頻發生。
欲止亂象重在統一監管
淨化和促進手機應用產業的健康發展,首先需要建立統一的監管標準,規範軟體商店、應用開發者的行為,才能徹底根除目前智慧型手機程序市場的混亂現象。
一是提供法律支持。目前大多數手機應用軟體都有能力去肆意搜集個人信息,而限制這些軟體搜集信息,維護用戶的信息安全就要靠立法。中國信息經濟 學會理事長楊培芳呼籲,應制定具體的法律法規,現有的行業監管規定應該進一步細化,比如對惡性軟體、用戶信息泄露給出標準定義,讓行業有法可依。
二是制定應用商場的安全標準。應用商場要加強預防和監管,建立嚴格的行業准入和退出機制。專家建議,要儘快出台手機應用商場標準,對應用市場上的應用軟 件進行「定期體檢」和「客戶監督」,若發現應用商場中的惡意或盜版應用超過一定比例,則要對該應用商場給予關停整頓或其他處罰,以淨化手機應用軟體擴散的 主要渠道。
三是制定手機應用的安全標準,規範手機應用的權限行為。業內人士建議,在手機應用軟體開發和推廣方面應該出台更嚴格更細化的標準,給手機應用, 尤其是安卓手機平台應用分級,比如一般級、隱私級等,軟體安裝所要求的權限必須在該級別的範圍內,用戶按級放權。若應用調用超出規定權限和信息,則需要在 商場下架。
此外,對於用戶而言,需提高APP的辨別能力,選擇在應用官網或正規的應用商場下載應用。用戶在安裝應用之前需要對其進行仔細考量。另外,用戶在遇到可疑APP要敢於向監管部門舉報,共同淨化網絡,讓APP亂象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