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軟體產業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手機APP行業競爭分析
 APP 2014-12-03 11:05:57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市面上的APP無處不在,APP和蘋果應用商店分別就擁有超過80萬的APP,而windows phone也有超過15萬的應用,黑莓則擁有超過7萬多的應用。而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競爭的激烈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蘋果用AppStore第一次繞過了運營商和搜尋引擎,牢牢控制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入口。這個控制僅限於蘋果帝國。賈伯斯走了與蘋果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的萎縮沒有必然聯繫,安卓之父魯賓放棄安卓的控制權後,安卓仍然將繼續蠶食蘋果的份額。未來的移動網際網路市場,95%的手機都是智慧型手機的時候,蘋果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如同現在PC市場一樣。

  用AppStore的路子再造一個AppStroe成功的可能性為0。所以中國的應用市場,除91外基本都是走的中國特色的路線。安卓市場的發展趨勢仍然是內容聚合的平台,有媒體屬性,但交易市場的屬性正在減弱。因為,安卓應用免費是大勢所趨。在中國這個說法更加恰當。

  2012年,統計數據顯示,整體來看,參與調查者中,29.8%的用戶表示每月在手機應用軟體上的花費在10元以下,而高達46.7%的用戶則表示只使用免費軟體。用戶對手機軟體的付費意願較低。其中45歲以上人群更願意付費。

  個人開發者的比例從2012年3月份的70%降至9月的10%(友盟數據),單個應用的開發成本在17000-27000美元(艾瑞數據),1/3的開發者無法靠開發應用來維持生計。

  開發成本居高不小,直接靠應用賣錢又很難維持生計。而個人開發者比例減少,意味著企業開發者的增加,將散兵游勇們聚集起來,發揮群體作戰和規模優勢。2013年安卓應用還會迎來一個大爆發。移動網際網路的內容,App會占據半壁江山。在App生成技術成熟,開發成本降低後,網際網路上的網站都有可能成為一個App,但是App反過來不一定有網站。

  360目前只有一個小團隊在開發手機瀏覽器,手機瀏覽器不再具有網際網路唯一入口的價值。 在傳統PC上,用戶訪問淘寶肯定要先打開瀏覽器,而在手機上,用戶只需要點擊手機App即可。 周鴻禕表示360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主要關注三個方向:安全、應用商店和App開發。360的商店就是指360手機助手。下一步估計周鴻禕也將順應大勢,想辦法將360搜索與應用商店結合,輕商店、重入口。

  百度手機搜索客戶端支持應用的搜索;最近更名的百度手機助手則是集應用搜索、應用管理和手機管理工具的手機客戶端。另外,百度還投資了卓大師刷機軟體—也在加入應用分發的功能。近期改名,更是表明百度和360相繼將應用市場(搜索)提升為自己移動網際網路的核心戰略型產品。

  QQ手機管家在加入應用市場的功能,QQ手機管家,QQ應用寶以及WEB APP的應用市場Q+。在應用搜索這塊。去年騰訊已推出騰訊應用搜尋引擎:騰訊海納。AppStore一年前5000萬美元收購應用探索和發現引擎ChromP。中國的類似搜尋引擎去年開始出現。如yingyong.so

  與網際網路發展初期一樣,當時網頁數目到一定量時,第一代搜尋引擎yahoo出現。後來Google的全自動(爬取+PageRank排名技術)代表著第二代搜尋引擎顛覆了yahoo。而現在,我們的應用搜索的量級,就是當年yahoo搜索出現時的網頁量級。

  APP之間通過接口互相連結,APP上的不同用戶通過QQ好友關係、微信圈、微博關注關係、手機號碼等方式互相連結。而傳統搜尋引擎正是基於超連結的。

  別家應用的實現和數據結構都沒有一個標準。傳統網頁基本遵循HTML標準。應用的數據大多不是靜態的。傳統搜尋引擎要抓取Ajax、Flash等形式的數據都存在難度。由於APP的功能更偏社交本地化,涉及隱私更多,因此應用多包括隱私設置。

  綜上所訴正因為你的應用面臨著如此大的競爭,所以進行用戶分析和競爭分析是很關鍵的。下面是中國報告大廳整理的相關APP市場競爭信息:

  有關全球APP行業市場競爭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9年全球APP行業市場競爭力格局與企業投資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目標用戶分析

  在開發APP時,應該始於目標受眾分析。通過閱讀的媒體或個人觀點得出一些基本假設是非常容易的。

  直接詢問目標受眾的看法無疑是最好的了解目標受眾信息的方法。可以通過焦點小組或通過簡單的問題或數據收集搞定。

  更進一步,企業可以選擇發出內測或原型app來快速獲得用戶的反饋,以及在推動市場前了解受眾真正想要的。

  一個較好的方法是對用戶進行畫像,構建真是或假設的每一類用戶的特點,賦予他們名字,職業,年齡,然後挖據出他想要的app。了解每類用戶的移動偏好和行為也是個好主意。

  一個了解用戶移動偏好和行為的例子是基於設備細分,分析不同移動設備和作業系統對於找到正確的目標用戶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經常從媒體上看到黑莓沒落的報導,但事實上在英國,18~29歲的群體中,黑莓仍有很大的市場影響力,如果你的用戶是這些人,這個設備至少是你應該考慮的。

  競爭分析

  通過對競爭對手的分析了解到市面上都有了哪些東西,了解競爭對手的表現,學習成功之處,規避失敗教訓。

  下載和體驗APP,閱讀app評論是個有效了解在位app的正面和負面特點的好方法。這些反饋可以讓企業想到他們的獨特銷售主張。

  標準的SWOT分析對於分析app競爭對手以及他們的表現是個好模型。當我們在思考一個app的優勢時,我們可以想想他的獨特銷售主張是啥,是什麼讓它與眾不同,什麼讓用戶在同類app中選擇它。不足之處則可以考慮哪些平台沒有覆蓋到,社交能力如何等。

  了解外部的威脅和機會同樣是分析的關鍵一環。未來的機遇可能來自網際網路的爆發,app的更新,新的商業模式等。威脅則來自競爭對手對app的升級,升級他們的獨特銷售主張,以及新玩家的加入。

  在競爭分析中,企業需要考慮他們app的商業模式,選項可以包括直接收費,app內置購買或移動廣告

  不管決定如何,這些都需要儘早考慮,以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比如,用戶對於付費應用的app的期待可能是沒有廣告,如果你要投放廣告就要考慮會不會將用戶趕走。

  上面提到的傳統的用戶分析和競爭分析對於app市場而言仍然是一個有效的手段,這是企業或團隊在進行app決策前應該考慮的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APP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