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5年我國文化傳媒行業併購熱潮發展趨勢
 文化傳媒 2015-01-19 11:32:05

  國家政策對文化傳媒產業的支持以及消費需求升級的刺激,引發了文化傳媒行業的併購熱潮。根據數據顯示,僅2014年,A股市場文化傳媒相關併購公司超過62家,是整個A股市場中併購熱情最高的行業之一,涉及金額超500億元。其中,印紀傳媒借殼高金食品的交易規模最大,作價60億元。

  文化、醫藥業併購受關注

  文化傳媒領域的併購既有行業內龍頭通過併購拓展產業鏈,比如光線傳媒斥資2.84億收購藍弧文化44%股權,打造泛娛樂平台;又有傳統行業通過跨界併購實現產業轉型,比如玻璃器皿行業的德力股份出價9.3億迎娶武神世紀,同時豪擲9000萬元攬下一家影視傳媒公司30%股權。

  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增長、中等收入人群的崛起,以及國家對推動消費的支持,消費者對文化娛樂的需求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因此,文化傳媒行業因其創意和內容的巨大成長空間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事實上,許多人看好影視行業並積極參與併購並非偶然。因為早在2014年6月19日,財政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發布了支持電影發展的經濟政策。其中提及支持符合條件的電影企業上市,引導私募股權投資資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各類投資機構投資電影產業。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醫藥醫療行業同樣面臨發展機遇,包括藥品招標制度改革、藥品降價、醫保控費、新版GMP要求的提高、打擊商業賄賂以及即將出台的藥物談判機制等。同時,醫藥行業企業正在經歷優勝劣汰的過程,使得醫藥行業成為A股市場的併購熱點之一,行業集中度得以提升。有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醫藥百強企業2011年銷售額占比醫藥行業44.18%,2012年占比44.9%,2013年占比為45.1%,集中度持續提高,2015年有望超過50%。從2014年新推出預案的公司情況來看,醫藥醫療行業的併購受到格外關注。

  記者注意到,2014年以來,A股公司陸續披露了超130家上市公司醫藥醫療併購的公告。醫藥醫療行業涉及交易總金額為1031億元,從併購所處的子行業來看,化學藥行業併購數量41家,涉及金額228億元;中藥行業34家,涉及金額超576億元;醫療器械16家,涉及金額98億元;生物製品行業19家,併購涉及77億元;醫藥商業13起,涉及資金33億元;醫療服務12起。實際上,醫藥行業在新醫改和國家系列產業政策的作用下,併購整合持續活躍。2014年,醫藥上市公司的併購節奏明顯加快。記者注意到,許多上市藥企在一年內發起多起併購,其中收購超過5起的企業有恆康醫療、上海醫藥、中源協和等,同時併購基金成為大勢所趨。

  併購機器人跨界現象明顯

  隨著勞動力工資的快速上升,機器人價格的下降,機器人需求快速增長,機器人概念在資本市場上炙手可熱,A股上市公司機器人併購愈演愈烈。機器人概念股的熱炒吸引了各路資本的爭相湧入,一出「機器人總動員」的大戲正在上演。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超50家上市公司併購或投資了機器人、智能自動化項目。這些併購項目幾乎都是民營上市公司作為主力,其中逾80%的併購者的主營業務不是機器人,跨界現象明顯。這一方面與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密不可分,也與部分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跨界轉型乃至市值管理相關。

  其中,東方精工因收購嘉騰機器人20%股權,在2014年以來股價漲幅高達165%;新時達收購眾為興後,公司股價連拉7個漲停;華昌達以6.3億元溢價10倍購買上海德梅柯100%的股權,公司股價在一年內上漲104%。正是由於併購相關機器人企業後良好的股價表現,使得眾多上市公司紛紛涉足機器人併購;行業人士指出,A股上市公司傾向於併購機器人資產,未來機器人在汽車行業以及醫療行業會有重大應用,發展空間不可限量。此前併購了機器人業務的上市公司,似乎已嘗到了甜頭。為加強競爭力,仍在醞釀併購動作,現在工業機器人市場已率先啟動,後期服務機器人將與家電、智能穿戴等跨界結合,帶來更大規模的併購高潮。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點擊傳媒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在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裡撰寫了《2013-2017年中國傳媒行業深度評估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了傳媒行業的市場發展狀況和競爭現狀,能夠為企業深入細緻地認知傳媒行業的投資現狀及趨勢提供具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成果。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文化傳媒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