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的分析報告認為,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如果每桶油價格持續上漲10美元,世界
經濟增長第二年將下降0.5個百分點,從石油進口國向石油出口國轉移的收入多達1500億美元。中東國家以石油美元為基礎,在新一輪產業經濟結構調整中,將加快基礎能源設施和
石油化工項目的開發,
工程承包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據中東地區建築市場資料調查,中東國家在未來幾年內將大批
投資城市建設、
發電廠、海水淡化工程和石油化工項目。到2005年之前,沙烏地阿拉伯計劃投資1792億美元,用於各項建設項目;阿曼5年間將投資76億美元於本國建築市場。上述兩國和卡達、阿聯4國到2005年一季度前要招標的建設項目為31個,投資總額將達到140億美元。其他一些國家也將有一批工程項目要招標建設。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國經濟實力雄厚,特別是近年來國際油價的大幅上漲,其外匯收入急劇增加,2004年的石油收入可望達到3000億美元。該地區正在規劃發展除石油和天然氣以外的其他產業,走多元化產業發展道路,因此基礎設施建設的跟進正全面鋪開。這些使投資商對海灣國家房地產和建築行業的投資呈現增長態勢。工程發包領域很廣,涉及石油、石化、
公路、港口、機場、城建、輕軌等,是一個新興的工程承包大市場。科威特官方透露,海灣合作委員會6國交通部長已經通過了一項修建地區鐵路網的可行性
研究報告,並將把這份報告提交到12月召開的海合會首腦會議上批准。根據這項可研報告,將在海灣地區修建2000公里長的鐵路線,連接海灣6國,項目投資在50億美元左右。如果這項計劃得以在12月份召開的海合會首腦會議上批准,一份更加詳細的可研報告將在一年之後完成,隨後有2年的準備期和4年的建設期。
據專家統計,目前海灣國家的
電力需求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到2023年海灣國家對能源的投資預計將超過1300億美元。世界能源委員會預計,未來2004觸2014年間海灣國家需要增加1億千瓦裝機,僅阿聯一國就需要增加裝機800萬千瓦,未來2觸4年該國將投入50億美元發展電力;沙特每年需增加裝機200萬千瓦;科威特未來10年將投資電力36億美元。
GCC市場潛力巨大,但進入門檻也不低。首先,他們對技術水平要求嚴格,其次,項目沿用西方管理體制,承包工程從設計、開工建設,到竣工驗收以及項目實施,整個過程的監理都由外國知名公司控制和管理。第三,對項目的競標資格有特殊要求。根據GCC國家的有關規定,參加本地競標項目的企業必須是在本國有關部門正式註冊的當地公司或當地公司與外國公司的合資公司。外國公司要以總包方式參與,或與當地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並在當地註冊,取得競標資格,或是採取買標方式,否則只能分包。
中東其他國家經濟發展速度也在加快,如伊朗政府在努力將經濟增長保持在8%的水平,而其他一些國家,如蘇丹、葉門、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國近年由於意外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國際支付能力顯著提升,加上國際資金的援助和投入,經濟發展前景變得比較樂觀。各類建設項目也相繼上馬,特別是在電力、交通、建築和通訊等方面出現了多年來最好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