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汽車零配件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6年我國車用LED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車用LED 2016-03-24 18:30:09

  在商言商,無不以逐利為「天性」,LED廠商當然是「識時務者」,眼看著所在產業的競爭擴大,紛紛審時度勢要轉向利基型應用。如今他們也開始發覺到,車用LED領域儼然就是當中一個為數不多量與價皆能維持的藍海市場。

  只要有車的地方,就有著汽車照明的用武之地——我們要知道車用LED到底將是一個怎麼樣的藍海市場,不妨首先從汽車市場目前的概況開始著手。據諮詢機構羅蘭貝格不久前發布的《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研究》報告可以了解到:未來兩年內全球輕型汽車的產量預計將繼續上升,但增速會大幅下降。其中歐洲將維持「較低水平」,日本將「有所下降」,北美自由貿易區將「溫和增長」,中國市場仍將是惟一的主要增長動力。

  事實上,有相關的調查顯示,2015年的中國車市也已經從過去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速度放緩至3%。全球汽車市場整體則僅有1.6%的增速,2016年的形勢雖然不樂觀,但仍將延續2015年微增長趨勢,同比增長4%左右。SUV、汽車後市場都將保持強勁勢頭。另外,2014-2016年間,新能源車開啟了爆發性增長期,2015-2020年銷量年複合增長為42%,到2020年預計新能源車滲透率可達4.5%。

  另一方面,外媒近期報導指出,全球汽車LED燈具市場預計到2020年將達7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8%。回顧中國車燈配套市場的情況,從2010年的178億人民幣一路增長到了2013年的255億元人民幣。而在2015年裡,中國汽車銷量就達到了3100萬輛以上,按此推算,對應車燈配套市場也將超過350億元人民幣,由此可料車燈企業未來仍將擁有良好的成長空間。

  透過對比2015及2020年車用照明LED市場產值,集邦科技旗下的LEDinside研究經理呂理舜此前也指出:2015年全球車外照明用LED市場產值預估達12.1億美元,到2020年可達22.9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8%。其中前燈模塊(遠近燈)LED封裝的產值成長幅度最高,年複合成長率達11%。車外照明中包括方向燈、霧燈、遠近燈與位置燈,在高功率應用數量成長性皆高於每年價格下滑的幅度,帶動產值年複合成長率超過8%,且滲透率低於15%,同樣反映出未來的成長可期。據其透露,2015年整體車外照明用LED數量達到27.9億顆,預期2020年將有36.7億顆。其中遠近燈與位置燈的LED封裝體顆數,年複合成長皆超過15%,前燈模塊LED封裝的顆數則成長幅度最高,年複合成長率達23%。

  在車內照明用LED市場產值方面,2015年則預估達到6.05億美元,並預計在2020年下滑至6.03億美元的持平表現。同時,受到車內LED大多是低功率LED的因素影響,整體車內產值在未來五年呈現負成長,預估車內面板的年產值複合成長率為3%。據其介紹,以LED封裝低中高三種功率分別來看LED封裝產值的變化,車用低功率LED市場將在未來五年(2015-2020年)內快速萎縮(見下圖)。而隨著在LED封裝中低功率晶片產值的逐漸萎縮,高功率晶片則會呈現快速成長,預期未來車用LED應用將會積極切入到高功率市場。

  雖然預估在2020年車內照明用LED市場產值將有下滑趨勢,車內面板LED封裝卻會呈現逆勢增長。據統計,受益於LED相關應用面板將取代機械式儀表,且隨著中控端面板的尺寸增加,可以預計車內面板的年產值複合增長率為3%。

  據了解,目前在車用市場中,由於替換成本通常很低,鹵素燈仍然是最熱門的一種光源。但是鹵素燈泡會產生大約2500度的高熱,以至於以鹵素燈為光源的車頭燈在光學設計上會存在一些困難。HID氣體映射燈提供更廣的水平空間,以及更好的能源效率。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高質量的高端LED汽車前燈能加強路途的安全,提供更佳的可視性,並能減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時改善汽車的外觀,其使用壽命更可長達25000小時。然而,有人也曾經指出:由於成本、技術以及法規的因素制約,LED作為汽車前照燈仍未成熟,至少在未來三五年內還不能全面取代鹵素燈和疝氣燈。對此,國際大型技術調查顧問公司Technavio近期發布的全球汽車LED燈具市場報告則認為,LED燈將隨著創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步加強了安全性和性能,並有望逐漸降低價格,屆時汽車LED燈具的銷量也會因此而逐漸攀升。

  此外,據2016-2021年車用LED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用於裝飾車內、增加車內美感的車內環景式照明,將要成為全球汽車LED燈具的趨勢之一,製造商也將相應為此開發出各種高端LED裝飾燈具。據悉,車內環景式照明的概念早於2007年就被引進到高端汽車,目前已有擴展到低端汽車上,預期未來將會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定製車內照明系統。另外,雷射和有機LED燈是目前汽車照明中最先進的技術,但是限於成本問題,現在一般還只是會用於豪華汽車上。

  誠然,種種的跡象均顯示,LED光源近年來越來越受到歡迎,主要原因是相較於鹵素燈和HID光源,LED光源的耐久性更高,也更為輕巧,其設計的空間也就可以縮小。另外,LED光源具備更高的能源效率。

  其中,據LEDinside研究經理呂理舜所介紹,主動式頭燈ADB的控制策略,在於透過晶片端的電子控制,或者是更精密的光柵控制,來達到光形的變化,以確保光源在提升亮度的同時,還能夠維持行車照明的安全。目前歐洲方面已開始擬定高亮度的光源測試法規,以因應未來更高亮度光源的搭配,預料在2016-2017年相關法規將完備,相關產品也將開始進入市場,供應給高階車種使用。

  中階頭燈會出現分布式多樣化設計,他表示,透過不同LED封裝的配光手法,可讓每顆LED封裝各擅其職,除了可降低LED封裝的流明值要求之外,也可降低散熱機構設計,且增加車燈的外觀造型辨識度,提高車燈長的設計價值,並且降低LED封裝的規格要求。

  多顆造型的頭燈將從過去較為規律的排列方式,逐漸轉換為多變化的造型,如此一來,相對地也將考驗燈具機構設計與配光的能力,凸顯出燈具廠的價值更勝於LED晶片廠。在車燈設計上,小型透鏡可提高整體燈具的變化性,大多也搭配較少芯數的晶片,卻也因為透鏡面積較少,光使用效率較低,最低甚至不到50%。

  同時,中低階頭燈的性價比將會得到再提升,H/L Beam 晶片價格在近五年快速下滑,預估未來五年(2016-2020)頭燈LED價格還會有超過40%的降價空間,而隨著LED流明值每年的逐步提升,LED發光效率的提升也將降低燈具模塊的成本,讓整體的性價比提升拉高更平價的中低階市場。在車燈設計上,大型透鏡設計變化較少,但相對而言,光使用效率最高卻可超過85%,也因此被市場定位為最高性價比的LED頭燈設計。

  呂理舜認為,在車用市場中,LED在2004年已導入H/L Beam的應用,隨著時間的累積,包括LED以及燈具也在不斷演進。從2016年看,LED的頭燈應用已可細緻的區分成三種形式,分別是最標準型的一晶多芯晶片使用在投射式燈具,取代傳統的鹵素燈或HID,中階的車種則會採用功率較低但顆數較多燈具形式,高階車種則會使用更先進的數組式ADB LED。

  可以看到,近年來國際一線LED供貨商已逐漸減少在背光與照明市場的比重,轉而支持在車用與其他利基型應用。車用的高可靠度需求,使得一線品牌依然享有壟斷市場的優勢,預料隨著二線品牌的LED在質量上獲得突破,將有機會打破市場壟斷的局面。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車用LED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