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國內車市整體出現負增長,其中轎車同比下滑17.6%,但SUV同比增長了44%,在乘用車市場總量中銷量占比升至36.0%,同比攀升10.8個百分點,這個趨勢再延續下去,SUV超過轎車成為汽車消費主體並非天方夜譚。根據SUV汽車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的預測,2015年,SUV幾乎成為2015年中國車市唯一的推動力,2016年,SUV絲毫沒有降溫的跡象,有統計顯示,2016年全年SUV市場預計有超過150款改款產品和全新產品導入,此外,根據羅蘭貝格於2015年年底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6年的潛在汽車消費調查中,潛在新購人群中有接近50%的人選擇SUV,而在增購和換購群體中,這個比例更是高達58%以上。不出意外的話,2016年SUV仍是中國車市的「救世主」。
伴隨SUV市場整體不斷增長,各個不同的SUV細分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分化,其中緊湊型SUV與小型SUV成為市場的主力,SUV的小型化趨勢愈發明顯。據中汽協銷量數據顯示,緊湊型SUV在2015年銷量實現352.06萬輛,銷量占比超五成至56.1%;小型SUV則實現銷量同比翻倍至176.01萬輛,銷量占比為28.1%。從目前各大車企的新車計劃來看,今年小型和緊湊型SUV的投放會進一步加大,同一價格區間,競品相互擠壓的局面將變得更為密集。在2011年,緊湊型SUV集中上馬,最終在2012年集中爆發,並基本形成了各個車型市場地位,即便幾年過後,哈弗H6、途觀(參配、圖片、詢價) 、CR-V等都是穩定在銷量前十的車型,鮮有升班馬的出現,直至去年寶駿560等車型的低價上市,這一格局才得以打破。今年小型SUV將面臨新晉產品的低價衝擊。
中大型SUV市場,雖然長期被合資品牌所把持,但中國品牌面臨的機遇似乎更大,雖然近年來已經有哈弗H8、H9、吉利豪情(參配、圖片、詢價) 、比亞迪S7扎堆上市,價格也布局在10萬—25萬之間,但從市場效應來看,處於試探期的中國品牌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產品策略,並沒有出現像漢蘭達(參配、圖片、詢價) 、銳界(參配、圖片、詢價) 那樣月銷近萬的領軍車型,但這也讓將在今年上市的傳祺GS8、哈弗H7、長安CS95等車型多了幾分期待。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放開,中大型SUV面臨的市場將更為廣闊。
即便是同一平台,SUV的售價也要遠遠高於轎車車型,國內SUV市場的領頭羊長城汽車一度躍居盈利能力榜首,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其SUV車型銷量的爆發式增長。然而,隨著各大車企紛紛加碼SUV投放,該市場的競爭性也以白熱化的趨勢顯現出來,而最直接的體現,是SUV價格的回歸,自2015年起,SUV車型的高利潤率階段已經開始走向結束。惠譽評級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表示,今年SUV利潤率會因競爭日趨激烈而承受一定壓力,這將削弱一些SUV業務比例較大的汽車製造商原本豐厚的利潤率。市場終端的情況,也直接反映出SUV的錢沒以前那麼好賺了,以原本價格最為堅挺的途觀為例,去年途觀經歷了一次官降,目前在廣州有2萬元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