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歷史上鉛的價格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80 年至1990 年,第二階段為1991 年至1996 年,第三階段為1997 年至2008 年;前三階段均以價格高位開始,中間價格逐漸走低,再回歸價格高位。第四階段為2009 年至今,鉛價活躍,鉛市需求長期放緩。
第一階段(1980 年至1990 年)初期,鉛價從1979 年達到的高水平上下跌。世界經濟放慢,美國英國等國家因受工業衰退的嚴重影響,消費大幅下降,電池的需求大大降低,汽油的鉛添加劑減少,鉛市需求一蹶不振。供給方面,由於80 年代末期有色金屬的猛烈上漲,各生產國大力擴大產量,導致世界有色金屬產量大大超過了消費量。第一階段中期,1986 年開始,西方世界鉛的供給吃緊,庫存下跌,需求劇增,鉛市從長期的供給過多造成的低價中逐漸復甦,進入上行通道,在1990 年達到峰值。
第二階段為1991 年至1996 年。鉛價在1990 年達到峰值後開始下跌,在1993 年到達低谷,此後鉛價開始回升。這次市場復甦主要是由於良好的市場基本因素,全球供應和需求都有所增長。鉛市產銷兩旺,價格全面回升,在1996 年到達峰值。第二階段後半段,鉛價一路上揚,逐步攀升。需求方面,從世界範圍來看,隨著汽車工業和電池業的發展,鉛的需求穩步增長。東南亞地區的鉛消費在1992-1996 年期間增加了50%以上,美國等已開發國家的需求量也很旺盛。供應方面,鉛市供需緊張,主要由於部分冶煉廠關閉或停產,導致鉛生產的增長幅度不足。
第三階段(1997 年至2008 年)引起價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亞洲金融危機。該危機開始於1997 年7 月左右泰國銖的貶值,隨後快速蔓延到東南亞、韓國以及日本。亞洲各國政府大幅削減開支、提高利率,引起該地區的經濟增長率大幅放緩。在世界經濟走勢疲軟的情況下,國際市場主要有色金屬進入周期性低谷,鉛價在原料供應短缺的情況下處於橫盤整理狀態。第三階段中期,2002 年左右鉛價走出底部,開始醞釀新一輪上漲。2003 年全球鉛市場基本面有所改變,LME 鉛價底部逐漸抬高,歐洲鉛冶煉廠的關閉、中國精鉛消費強勁增長,支撐鉛價走好,在2007 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達到峰值。
第四階段為2009 年至今。2009 年年初,中國的暫時供應不足啟動了全球市場,國際價格上漲主要受到中國進口和中國市場價格上漲的拉動。但隨後的價格持續反彈迅速刺激了西方國家的礦山生產和中國冶煉產能的增加,創造了更多的市場過剩和持續上升的庫存。第四階段中後期,國際金屬市場整體震盪,下游鉛蓄電池企業受污染整頓,鉛價走勢逐漸回落,鉛需求減少。近幾年來,鉛價整體重心下移,鉛市需求或將長期放緩。
2016-2021年中國有色金屬鉛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目前國家重金屬污染治理日益緊迫,鉛鋅採選和冶煉業已經成為治理的重點,霧霾天氣日益加重進一步導致整個產業鏈環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鉛鋅產業不但面臨越來越重的成本壓力,也面臨需求減弱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