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假期後,多數化工產品行情紛紛上揚,但甲醇傳統下游產品如甲醛、二甲醚及醋酸等仍處於虧損狀態或者利潤較為微薄,四季度甲醇需求淡季,部分產品年末盈利狀況暫無好轉預期。
2017-2022年中國純甲醇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表明,近期,甲醇1705合約從2500元/噸上漲至3011元/噸,僅用了11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達20.44%。但甲醇在高位短暫停留2個交易日後,本周一以跌停板的形式展開調整。基於行情的大起大落,筆者主要從解讀過往、中短期關注點以及操作策略幾個層面進行分析。
前期甲醇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裝置意外檢修和環保因素使得河北等地開工率下降,同時港口庫存持續下滑,引發甲醇現貨產區價格和港口價格全面上漲,並且部分時段產區價格漲幅顯著加速。二是國際甲醇價格持續上漲,進口利潤處於低位。三是傳統需求和新興需求的開工整體穩定,下游需求整體平穩。周初甲醇出現跌停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一是周初單日商品市場整體失血近20億元,其中化工板塊抽血7.5億元居首,商品整體下跌,市場人氣偏空。二是甲醇華東價格和西北價格之差持續放大,套利窗口打開。三是傳聞浙江興興能源甲醇制烯烴生產跌破現金成本,市場預期其可能停產。四是甲醇產區現貨價格從上周初開始基本止漲,同時本周開始港口甲醇現貨價格出現鬆動。五是下游用戶對甲醇短期快速上漲的牴觸情緒顯著。
短期來講,隨著期貨價格急速下跌,甲醇期價對現貨價格貼水放大,重點應該關注基差如何修復,是現貨補跌還是期貨補漲。按照周二甲醇期貨1701收盤價2894元/噸、華東港口現貨價3000—3200元/噸計算,甲醇1701盤面貼水現貨幅度為106—306元/噸;按照江蘇地區市場價3005元/噸計算,甲醇1701盤面對現貨貼水亦超過100元/噸。從基差角度看,短期甲醇進一步深跌的可能性不大。
中期來看,甲醇價格漲跌還是由供需面主導。供給方面,截至上周末,國內甲醇平均開工率上升1%至52%,主要是山西一套60萬噸/年和東北一套8萬噸/年的裝置重啟,其他裝置暫無明顯變化,國內供應增加;進口方面,上周共有7萬噸左右進口甲醇分別裝卸在港口,主要來自紐西蘭和沙特,較前一周基本持平。目前,並沒有看到供給端未來可能出現重大變化的跡象。因此,可以把關注點更多地放到需求端,尤其是新興的甲醇制烯烴需求。
上周,甲醇新興下游開工維持在八成左右。但是傳聞興興能源生產跌破現金成本,後期需要重點關注其60萬噸產能的裝置開工動態。此外,市場特別關注的是,常州富德新增烯烴裝置是否啟動投料生產,以及市場對2017年2月斯爾幫還有240萬噸的外采甲醇MTO新增產能可能投產的預期。傳統下游市場中,上周甲醛開工率減少3%至42%左右,二甲醚開工率減少2%至14%,醋酸開工率上升6%至89%,MTBE開工率上升3%至58%,DMF開工率減少7%至48%。目前,傳統下游市場牴觸高價甲醇,成本難以轉嫁或使得下游裝置開工率被迫下降,最終對甲醇需求降低。同時,年底傳統下游需求步入淡季。不過,傳統需求出現大幅滑坡的可能性也不大,整體會相對平穩。中期來看,只要商品整體氛圍不悲觀,甲醇還是可以作為多頭配置,尤其是下游甲醇制烯烴裝置投產時點,容易成為甲醇上漲的引爆時間點。
操作策略上,短期關注1701合約基差修復,暫時觀望;中期逢低買入1705合約,注意把握市場節奏,關注華東和西北現貨價格的套利窗口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