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通信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衛星通信發展趨勢分析
 通信 2017-04-11 16:09:58

  近年來衛星通信新技術的發展層出不窮。例如甚小口徑天線地球站(VSAT)系統,中低軌道的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等都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應用。那麼衛星通信發展趨勢有那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衛星通信也是未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覆蓋廣、通信容量大。通信距離遠、不受地理環境限制、質量優、經濟效益高等優點,1972年在我國首次應用,並迅速發展,與光纖通信、數字微波通信一起,成為我國當代遠距離通信的支柱。

  衛星通信系統主要發展趨勢

  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向多波束、大容量、智能化發展;

  低軌衛星群與蜂窩通信技術相結合、實現全球個人通信;

  小型衛星通信地面站將得到廣泛應用;

  通過衛星通信系統承載數字視頻直播(DvB)和數字音頻廣播(DAB);

  衛星通信系統將與IP技術結合,用於提供多媒體通信和網際網路接入,即包括用於國際、國內的骨幹網絡,也包括用於提供用戶直接接入;

  微小衛星和納衛星將廣泛應用於數據存儲轉發通信以及星間組網通信。

  衛星移動通信發展的主要趨勢

  對靜止軌道區域移動衛星,將普遍採用大型可展開L波段反射器、多點波束天線,以增大衛星的EIRP。

  採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實現信道路由選擇和波束形狀變化,改變衛星覆蓋範圍和調整波束,動態地分配功率和信道到各種波束內,更好地滿足用戶對不同通信容量和不同業務種類的需求,實現衛星帶寬和功率資源的合理利用。

  在城市地區安裝補點轉發裝置接收衛星信號,以擴大對城市用戶的覆蓋。

  安裝室外天線和對接轉換裝置,以實現衛星行動電話也可在室內、車內、船內通話。

  衛星移動終端、衛星手機價格及通話費相對地面無線蜂窩網絡還是較高,因此降低成本仍是爭取用戶的關鍵。

  衛星移動通信將繼續向陸地無線蜂窩和光纖通信覆蓋不到的農村、邊遠地區發展,也向航空、海事、政府和軍事領域拓展。

  除話音業務外,純數據傳輸、簡訊息、簡訊息突發、網際網路接入、傳真等業務也會較快發展。

  向各行各業新應用領域、具有針對性的縱向市場發展,尤其會在反恐怖等危機管理和自然災害(地震、洪水、颶風、海嘯等)的緊急通信中發揮重要作用。

  衛星固定通信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衛星固定通信受地面光纖和蜂窩移動通信的競爭和排擠,己處於地面電信網的補充和延伸地位。從圖2可見全球衛星固定業務(1996-2004年)基本穩定而略有增長,2004年全年收入為94億美元。目前在美國只有30萬戶家庭使用寬帶衛星接入,到2006年寬帶衛星用戶只能達到90萬戶,與3500萬地面網絡寬帶用戶總數相比只占2.6%。據預測,到2010年衛星固定業務量只占總衛星通信容量的30%。VSAT應用業務將以每年15-20%速度增長,寬帶接入及多媒體業務將作為新業務逐漸發展,預計5年內用戶達到200-300萬戶。因衛星寬帶接入市場空間有限,在美國己轉向發展衛星高清晰電視。目前在發展和經營Ka頻段衛星寬帶業務領先的是加拿大Telesat公司、美國狂藍公司(Wild Blue)和泰國Shin衛星公司。

  衛星通信發展趨勢越來越好,在未來信息通信系統中的發揮著關鍵的作用,衛星通信的無縫覆蓋和大容量的優勢將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其發展前景非常具有吸引力。

  同時,衛星通信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例如,衛星軌道和頻譜資源正越來越緊缺、衛星干擾越來越頻繁、通信網絡融合中高效切換技術和頻譜分配策略需要進一步的完善、衛星寬帶通信中的帶寬管理和服務質量控制等。衛星通信網絡也需要重新考慮如何增強交互性、動態性、情景感知以及網絡融合效率等方面問題。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通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