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宅規模持續增長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多因素的共同促進下,我國停車設備行業銷售總額逐年攀升,其中巷道堆垛類占1.09%,垂直循環類占0.36%,多層循環類占0.09%,以下是停車設備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經過90年代引進國外技術和2003年以來的自主研發階段,近年來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停車設備市場分析指出,2016年度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共262個城市新建車庫,新建車庫項目2215個,同比增長6.5%;新增機械式停車設備泊位數728643個,同比增長18%;國內銷售總額(包括汽車專用升降機)1333386.84萬元,同比增長20.2%。
2017年,我國建設量排名前10的省、市、自治區,泊位數占新增泊位總數的70.5%。停車設備市場發展現狀概括,按省份區域劃分,江蘇新增的泊位占比例達18%以上,位居首位;廣東省新增機械式停車泊位排名第六,新增泊位39186個,占全部泊位比例5.4%。
2018年,我國新增停車位811066個,同比增長11.3%;國內銷售總額(包括汽車專用升降機)147.88億元,同比增長10.9%。龍頭企業西子停車2017年收入約7億,按照銷售收入計算,市占率僅5.4%。2017年西子停車中標54個項目,排名第一,深圳怡豐、唐山通寶、深圳偉創分別中標29、28、27個項目,位列第二、三、四名。
我國乘用車銷量達到2480萬,而停車設備車位銷量僅為83萬,差異巨大,市場還有較大潛能。同時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的數據,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已開發國家的水平約為1:1.3,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全國約1/6的小區停車位明顯不足。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巨量的車位缺口仍將繼續推動機械停車設備行業的發展。
2018年,國家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給予了機械式停車設備行業從融資、規劃、建設、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比較大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以期提高城市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水平,切實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2018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提出積極引導與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停車設施建設運營, 降低停車設施建設運營主體和投資規模的准入標準,簡化投資建設、經營手續辦理程序,減免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的收費。
2018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及用地政策的通知》。停車設備市場發展現狀指出,明確提出要合理配置停車設施,提高空間利用效率,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推進建設用地的多功能立體開發和複合利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加快城市停車場建設,逐步緩解停車難問題。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對在新建住宅與停車位的配備比例要求為每百平米配備1個車位,有的地區甚至達到1.2個車位,這就意味著每套住房應配備1個車位以上,僅靠傳統平面車位建設,很難滿足車位配比指標,機械式停車設備成為有效的解決辦法。因此,我國住宅建設規模的持續增長,為機械式停車設備帶了穩定需求。
綜合來看,在我國停車位需求缺口大、土地資源緊張、住宅規模持續增長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多因素的共同促進下,我國機械停車設備的市場需求大,發展前景廣闊。未來幾年,中國機械停車設備市場銷售額將持續增長,至2024年有望達到235億元。以上便是停車設備市場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