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應急裝備行業發展現狀
 應急裝備 2021-04-16 16:21:07

  應急救援需求的增長,客觀上催生了應急救援類裝備,我國應急產業產值規模年均增長速度在20%左右,以下是應急裝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應急裝備行業發展現

  應急產業作為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型產業和科技先導產業。應急裝備行業分析指出,自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來,我國應急產業呈現井噴之勢,應急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應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為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維護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災害事件不僅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還深刻影響著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據應急裝備行業發展現狀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848萬公頃,其中絕收183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10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75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8億元。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3次,成災11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8億元。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3223起,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2.5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37852人。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639人,比上年下降3.7%;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2.06人,下降3.7%;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106人,下降32.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我國將突發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應對過程包括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四個階段。應急產業就是為上述突發事件應對活動提供支撐的產業。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為應急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應急裝備行業發展現狀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公眾安全意識的提高,社會各方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

  與此同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規劃》指出,大力推進應急產業健康發展,制訂應急產業發展培育計劃。到2025年,建成與有效應對公共安全風險挑戰相匹配、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覆蓋應急管理全過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應急管理基礎能力持續提升,核心應急救援能力顯著增強,綜合應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強,社會協同應對能力明顯改善,涉外應急能力得到加強,應急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階。

  2021年1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發布《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名單的通知》,確定四川省德陽市、遼寧省撫順經濟開發區、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福建龍州工業園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烏魯木齊工業園區等5個產業基地為第二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專業類)。

  整體而言,應急產業和科技狀況落後已開發國家至少10年。「十三五」時期,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相關產業有望獲得快速發展,以上便是應急裝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熱門推薦

免費報告

更多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