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ic目前被廣泛運用於電腦、手機、水利、電力等領域。近幾年,全球ic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各大ic企業已經在積極擴大產能投資,預計2023年行業將快速發展,以下是2023年ic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ic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ic行業發展趨勢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ic市場規模為5411億元,2022年增長至1099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9.2%。
目前,我國ic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2%,尤其是設計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2.4%,約為同期全球ic產業增長率的2倍。從產業結構看,設計業、製造業產值占比分別提升到43.2%、30.4%,封測業占比為26.4%,產業鏈結構進一步優化。業內人士指出,伴隨我國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和企業規模持續擴大,我國在全球ic市場中仍將扮演重要角色。筆者從一下三點分析ic行業發展趨勢。
ic是國家的支柱性產業,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不僅對國民經濟和生產生活至關重要,而且對國家的信息安全與綜合國力具有戰略性意義。近年來我國先後推出一系列政策,明確支持ic產業發展,讓產業迎來加速成長的新階段。未來,國家政策紅利的持續指引,將會讓ic產業獲得更深入的關注和更持續資本助力,加速產業的變革與發展,幫助ic產業在國家產業生態體系內實現彎道超車。
電源管理晶片擁有廣闊的終端應用領域。近年來,隨著晶片技術的創新與提升,應用範圍還在持續擴張,不僅覆蓋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計算機、工業控制等傳統產業領域,更在物聯網、雲計算、無線充電、新能源汽車、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獲得新的機遇。終端應用的拓展推動著電源管理晶片向前發展,將促使廠商對電源管理晶片產生更大的需求,進一步拓寬電源管理晶片市場,為產業帶來發展的新機遇。
ic行業發展趨勢指出,隨著國產晶片的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和國內應用市場需求的持續擴大,國產電源管理晶片的研發與設計企業不斷成長壯大,正逐漸縮小與國外同行業企業的技術差距,國產電源管理晶片的進口替代效應越發強勁。此外,由於ic產業外部環境的複雜和不確定性,我國需要儘快實現晶片自主、安全、可控發展,從而擺脫國際社會在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上對我國的諸多限制。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國內電源管理晶片行業有望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中蓬勃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ic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同時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計算機等行業的興起,預計ic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以上就是2023年ic行業發展趨勢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