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能源 資訊詳情
燃料電池行情熱度回升 產業扶持力度遞增
 燃料電池 2019-01-01 09:46:55

  在電動車補貼退坡的同時,燃料電池還可享受原有補貼政策到2020年,另一方面國內企業規模化生產,加之各地產業政策相繼完善,產業鏈加速國產化。進一步而言,當前的燃料電池產業就如2012年的鋰電池時代,產業技術瓶頸已經突破,即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燃料電池行情熱度回升

  2019年1月初開始,燃料電池板塊曾掀起一輪聲勢浩大的上漲行情,近幾日隨著大盤調整雖然出現回落,但市場上不少投資者依然對其保持看好預期。

  從2014年豐田Mirai下線帶動BLDP和PLUG大漲開始,燃料電池在A股基本每年會大漲一波。但過去幾年的燃料電池上漲,基本都是先鋰電或者特斯拉產業鏈大漲,之後燃料電池跟隨上漲,本質上是作為鋰電產業鏈的邊緣概念而存在,上漲的邏輯也是泛泛地看好產業的未來。而這一輪行情以來,很多投資者都有「看起來跟以前不一樣了」的感受。

  首先,持續時間遠比以往要長,行情的龍頭股票上漲已經接近一個月;其次,板塊範圍不斷擴大,除了熟悉的品種,也增加了一些新面孔。第三是相關公司也從概念為主轉變到看收入占比看利潤預期。

  根據國金證券分析,目前產業鏈的十幾個子行業基本能實現國產化,少數難度較高的環節如膜電極也開始初步國產化,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就能實現較高程度的國產化,這是行業爆發的前提。

  與此同時,國產化和規模化大幅降低整個環節和零部件的成本,目前成本與兩年前比多數下降幅度都在30%以上,部分環節下降幅度甚至達70%-80%。

  對於燃料電池發展前景,業內人士分析稱,並非簡單的炒一波概念,而是一個萬億元產業真正起步的序曲,會有越來越多有布局、有業績、有空間的新的上市公司湧現。

燃料電池資訊

  產業扶持力度遞增

  近期市場對於燃料電池板塊的關注度高漲。燃料電池指數1月份以來至今,累計漲幅達21.65%。

  至於背後的上漲邏輯,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在電動車補貼退坡的同時,燃料電池還可享受原有補貼政策到2020年,另一方面國內企業規模化生產,加之各地產業政策相繼完善,產業鏈加速國產化。

  客觀來說,目前國內燃料電池仍處於前期發展階段,2017年底累計運行1000輛,2018年年產超過1500輛,全國投入運營的加氫站達到12座。目前國內氫燃料汽車功率為每立升2千瓦時,國外基本達到每立升3千瓦時,與國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但是也要看到,2016年中國加氫站只有3座,目前全國在運營加氫站已達18座,在建及規劃加氫站超過45座,而且中石化中石油已經開建油氫合建站,市場預計能源巨頭加入後,基礎設施完善速度有望繼續提升。

  雖然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總體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但近年來支持產業發展與自主研發突破的相關政策陸續出台,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除了國家技術專項補貼力度逐年遞增外,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提高了功率等技術門檻,而補貼仍然保持。此外,各地方政府給予當地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很大的支持,內容涵蓋燃料電池汽車地方性補貼、產業示範應用、產業技術研發、整車開發、產業集群打造乃至示範城市建設等方面。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燃料電池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