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數字人民幣是數字經濟時代下的產物,在時代的發展下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前進,我國的數字人民幣是央行主導的,目前試點城市也在不斷增加應用的領域也在不斷探索。
走在雄安新區,數字城市建設正讓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聰明」。國內首個城市級區塊鏈底層作業系統、無人駕駛車輛測試應用、智能化綜合管廊建設……「數字雄安」的重要建設任務,是用大數據來描繪雄安新區全生命周期成長過程。
數字人民幣市場分析顯示,試點探索也在雄安新區「遍地開花」,賦能雄安新區建設智慧城市。證券時報記者從人民銀行雄安新區營管部(下稱「央行雄安營管部」)了解到,截至7月29日,雄安新區試點地區共開立個人錢包170.66萬個,對公錢包30.67萬個,累計交易筆數達980.23萬筆,累計交易金額達76.55億元。在眾多試點應用場景中,數字人民幣助力雄安新區在財政、公共服務領域數位化轉型的場景探索正加大布局並初現成效。而放眼全國試點地區,數字人民幣邁向政務端的試點步伐也在全面加快。
數字人民幣由央行主導、逐步試點、穩步推進,在多城市多場景中讓民眾享受數字人民幣的紅利,讓數字人民幣的行穩致遠和市場節奏同頻共振。數字人民市場分析提到更重要的是,在數字人民幣多城市推廣和多場景使用中,央行也在積累數字人民幣在市場和民生中的監管經驗。
數字人民幣市場分析中提到實踐證明,國人在充分習慣移動支付的基礎上,很容易就接受了數字人民幣的支付和消費模式;市場也充分證明,數字人民幣不僅保持了移動支付的便捷高效,也充分體現了數字人民幣的保密、安全和可追溯。
「將消費補貼、涉企補貼與數字人民幣推廣相結合,統籌的資金規模、覆蓋的群體範圍為歷史之最。」國家發改委財金司發文指出,此次活動不僅讓新區成為數字人民幣全民測試的「試驗田」,也成為金融機構強化數字人民幣管理設計的「練兵場」,推動了財政補貼發放渠道創新,實現了金融科技創新與數位化賦能的有機結合,是完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的一次有益嘗試。
伴隨著試點地區的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的應用場景也得到極大的擴展和豐富,從最初在個人零售、商業支付領域的探索,逐步向政務端加快試點應用的步伐。
消費補貼與數字人民幣相結合推動了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步伐,數字城市建設也在逐步走向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