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關於"上海成立數字人民幣銀行""招募推廣員"等消息在網際網路平台廣泛傳播,引發公眾關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於4月11日明確表示,此類傳聞均為不實信息,並提醒民眾警惕相關騙局。記者調查發現,不法分子正利用數字人民幣熱度構建新型詐騙網絡,通過虛假宣傳、偽造連結、傳銷分傭等方式實施資金詐騙。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數字人民幣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部分犯罪團伙以"高額佣金""兌換貼息"為誘餌,宣稱可招募推廣員並發展下線獲取收益。他們誘導受害者從非法渠道兌換數字人民幣,並構建層級分明的傳銷網絡。此類活動嚴重違反國家金融監管規定,已造成多地民眾財產損失。
不法分子通過仿冒政府機構或銀行名義發送"預約登記領體驗金"簡訊,附帶釣魚連結誘導用戶填寫銀行卡信息。更有甚者偽造數字人民幣App界面,引導受害者轉帳資金。此類騙局利用公眾對數字人民幣的認知盲區,實現快速行騙。
打著"數字貨幣交易所""高回報理財產品"旗號的詐騙平台近期頻現。犯罪團伙虛構數字人民幣相關投資項目,承諾年化收益率超20%,吸引投資者入金後立即關閉平台攜款潛逃。此類行為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已有多地公安機關介入調查。
不法分子偽裝成執法部門或銀行客服,以"帳戶凍結""徵信修復"等話術製造恐慌,並要求受害者通過仿冒App轉帳驗證資金。他們甚至偽造法律文書增強可信度,導致部分老年人群體陷入深度騙局。
央行強調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不具備炒作屬性,任何宣稱可投資獲利的信息均為詐騙。公眾應通過正規商業銀行、政務平台或手機應用商店下載"數字人民幣App"(官網www.pbcdci.cn),試點地區用戶可通過上述渠道參與真實活動。
總結:當前圍繞數字人民幣的詐騙手段呈現多樣化特徵,犯罪團伙利用政策熱點精心設計騙局。央行提醒民眾務必通過官方渠道獲取信息,切勿輕信非正規推廣或高回報承諾。面對新型金融風險,提高警惕、核實信息來源是保護個人財產安全的關鍵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