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強化校外培訓機構市場監管。在5月初對作業幫、猿輔導兩家機構開展檢查的基礎上,市場監管部門對新東方、學而思、精銳教育、掌門1對1、華爾街英語、噠噠英語、卓越、威學、明師、思考樂、邦德、藍天、納思等13家校外培訓機構進行重點檢查。市場監管部門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分別予以頂格罰款,共計3650萬元。
近幾年來,我國教育市場迎來了培訓行業投資高峰期,我國教育培訓領域的市場空間巨大。2020年我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20418億元,2021年7月24日「雙減」文件落地,在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萬億規模的我國教育培訓市場迎來了劇烈的震盪調整,預計2022年我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16140億元。
教育培訓機構卻成為了2022年吸納畢業生的熱門行業之一。 受疫情影響,K12教育、考研、考公務員、考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迅猛增長,讓整個教育培訓行業業務量隨之激增,也提供了數量更多、待遇更好的就業崗位。 最新數據顯示,在2022年二季度「大學生就業景氣較好的十個行業」排行中 ,教育培訓行業超越網際網路、房地產,位列第2位,2021年全年的招聘需求同比2020年,漲幅達到了36%。
疫情期間,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全面關停,僅線上教育培訓仍呈現出欣欣向榮。隨著「雙減」政策落地,以K12(指學前至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為主營業務的教育培訓機構出現巨大了生存危機,正在經歷行業的「冷凍期」。要在「寒冬」中存活下來,除了大規模裁員節流之外,機構還必須積極轉型、尋求新的出路,成人職業教育成為這些機構的新方向。
儘管疫情過後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開始復工,相比線上教育仍不樂觀。截止2022年上半年,資本市場及教育培訓企業大舉進軍在線教育市場,教育培訓機構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通過查詢數據顯示,從2022年初到6月下旬,新增註冊教育培訓相關企業超過21萬家,遠遠超過2021年的7.3萬家。
目前,大多數教育培訓都是通過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來發展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教育培訓的發展,但在使用融資資金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辦學質量和融資的利用率等。面對融資資金利用時存在的不足,我國相關部門要進行監督和管理,教育培訓機構也要加強管理,實施新的管理模式,讓融資在我國的資本主義市場得到較好的利用。
在雙減政策還未出台以前,教育培訓機構是許多家長給小朋友學習興趣的地方,雙減政策出台後,教育培訓機構企業盈利額大大減少,不少企業已經在尋找新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