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醫藥行業的發展,一些對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要求極為苛刻的生物製品、疫苗等,也必須依靠冷鏈物流來確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這部分需求也在逐年攀升,成為冷鏈市場需求端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2024年冷鏈市場現狀分析。
消費升級的浪潮促使人們對生鮮、醫藥等對溫度敏感的產品品質要求不斷提高。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傳統市場上常溫保存下品質可能有所損耗的生鮮產品,而是追求新鮮度、營養成分最大程度保留的冷鏈產品。以生鮮電商為例,隨著中高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他們願意為新鮮的進口水果、高品質的肉類海鮮支付更高的價格,只要能夠保證產品從產地到餐桌始終處於適宜的低溫環境。在醫藥領域,疫苗、生物製品等特殊藥品的運輸和儲存必須依賴冷鏈,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醫療保健需求的增長,對冷鏈醫藥產品的需求也在持續攀升。
生鮮電商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也帶動了冷鏈物流需求的快速增加,使得冷鏈物流在現代供應鏈體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2024-2029年中國冷鏈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蔬菜冷鏈需求量約1.2億噸,水果約8340萬噸,肉類約5784萬噸,水產約4686萬噸,乳製品約2138萬噸,速凍食品約2052萬噸。
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偏遠地區,冷庫的分布仍然較為稀疏,難以滿足當地的冷鏈需求。在運輸設備上,冷藏車的保有量在增加,但是與龐大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缺口。並且,冷藏車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部分車輛的製冷效果不穩定,容易在運輸途中出現故障,影響冷鏈產品的質量。此外,冷鏈物流的信息化建設也處於發展階段,雖然有一些企業開始採用先進的溫度監控系統、物流管理軟體等,但整體的信息化水平還不足以實現對冷鏈全過程的精準監控和高效管理。
儘管冷鏈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區域和結構失衡問題,中部農牧業主產區和西部特色農業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限制了跨季節、跨地區調節供需的能力。另一方面,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相對較低,存在諸多不規範現象,影響了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
為了滿足冷鏈物流的需求,政府和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完善冷鏈運輸網絡和提高冷鏈設施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同時,冷藏車市場也保持快速增長,新能源冷藏車銷量更是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在技術創新方面,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正在推動冷鏈物流行業實現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運營。這些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冷鏈物流的全程可視化水平,實現了溫度、濕度等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控和預警,從而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
綜上所述,冷鏈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與需求持續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與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發展以及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特點。隨著政府和企業對冷鏈物流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冷鏈運輸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像瑞雲冷鏈這樣的企業也在積極探索跨境冷鏈物流市場,為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