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電子元器件 資訊詳情
2025年半導體行業現狀分析:全球半導體產能將增加6.6%
 半導體 2025-02-20 14:21:10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下遊客戶庫存過剩告一段落,半導體行業正迎來周期性溫和復甦。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及人工智慧應用的快速發展,為國產晶圓代工廠商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與此同時,「在地化」模式成為行業新趨勢,推動本土晶圓代工廠商業績提升。然而,擴產洪峰帶來的折舊與價格壓力也不容忽視。本文將通過分析行業現狀與趨勢,展望2025年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前景。

半導體行業現狀分析

  一、半導體行業周期性復甦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半導體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半導體行業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後,正逐步走向復甦。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及人工智慧應用的需求釋放,成為推動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2024年,國內晶圓代工廠商的產能利用率顯著提升,部分企業甚至在春節期間仍保持高強度生產。中芯國際作為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2024年首次超越聯電與格芯,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全年收入增長超過預期。

  二、「在地化」模式推動本土半導體發展

  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安全的考量下,「在地化」模式成為半導體行業的新趨勢。中芯國際2024年來自中國地區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占比達到85%,創歷史新高。華虹公司也在「在地化」趨勢中受益,其第四季度產能利用率達到103.2%,來自中國地區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3%,占比達83.7%。

  此外,華虹公司與歐洲廠商的合作進一步深化,例如與意法半導體在40nm微控制器單元(MCU)領域的合作,成為其未來重要業務之一。歐洲企業推進的「China for China」戰略,也為中國晶圓代工廠商帶來了更多機會。

  三、人工智慧與新能源汽車助推半導體需求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為半導體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儘管先進位程晶片主要集中於人工智慧核心晶片,但配套晶片和應用晶片的需求同樣旺盛。華虹公司預計,人工智慧領域的快速發展將推動整個半導體市場,數據中心、電源管理等AI相關產品需求強勁。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復甦也為半導體行業注入了新動力。中芯國際2024年第四季度來自汽車和工業領域的收入占比達到8%,並計劃未來提升至10%。華虹公司也表示,汽車及新能源領域的庫存修正已基本完成,需求將逐步回歸正常。

  四、擴產洪峰帶來的折舊與價格壓力

  在新冠疫情期間「缺芯漲價」與供應鏈安全的推動下,國產晶圓代工廠商密集擴產。2024年,中國新增18座新晶圓廠,產能從760萬片增至860萬片。然而,新增產能也帶來了折舊與價格壓力。中芯國際2024年第四季度新增2.8萬片12英寸產能,儘管產品平均售價環比上升6%,但未來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

  華虹公司新建的12英寸產線也將帶來折舊壓力,預計2025年毛利率將受到影響。儘管如此,廠商通過優化產品組合和提高產能利用率,努力抵消折舊與價格壓力。

  五、2025年半導體行業展望

  2025年,半導體行業將繼續在周期性復甦與「在地化」趨勢中前行。半導體行業現狀分析指出,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將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然而,擴產洪峰帶來的折舊與價格壓力仍將是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預計成熟製程價格將繼續承壓,但國產晶圓代工廠商憑藉「在地化」優勢,有望部分抵消價格下跌壓力。

  總結

  2025年,半導體行業將在周期性復甦與「在地化」趨勢的雙重推動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儘管擴產洪峰帶來的折舊與價格壓力不容忽視,但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半導體行業未來的發展,將在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共同驅動下,逐步走向高質量增長。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半導體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