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中國(合肥)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將於3月30日啟幕。作為全國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重要活動之一,本次會議將集中展現合肥市在技術研發、場景應用及產業生態構建方面的戰略布局,並通過政策支持與資源整合加速產業集聚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智能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合肥市政府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實施一系列重磅舉措: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智能機器人未來產業基金,專項用於核心技術攻關與產業化落地;計劃投入20億元建設公共服務平台,涵蓋研發測試、數據訓練及供應鏈協同等功能;同時每年提供1億元專項補貼,重點支持企業技術突破與場景創新。這些資金將直接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形成「研發製造應用」閉環體系。
大會設置的互動展區將成為科技展示的核心舞台,預計將有12家企業攜約20件智能機器人展品參展。涵蓋人形機器人系列(5款不同型號)、咖啡服務機器人、鋼琴演奏機器人、理療康復設備以及文旅巡檢四足機器人等創新產品。其中,多模態交互表情頭和靈巧手等技術組件的展示,將直觀呈現合肥在人機協作與智能感知領域的最新成果。
依託合肥市汽車產業優勢,大會同步推出「車機人協同計劃」,旨在打通整車製造、機器人研發及智慧場景應用間的壁壘。通過構建供應鏈共享平台和聯合實驗室,重點突破雙形態機器人(如輪式與足式)的協同控制技術,並加速自動駕駛與服務機器人的場景融合。此外,將建立精加工服務平台和數據訓練場,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技術驗證環境。
大會期間成立的智能機器人專家指導委員會與產業生態聯盟,匯聚了學術界頂尖人才與本地龍頭企業資源。該聯盟將通過聯合研發項目、共建多元應用場景及人才培養計劃,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化率提升,並加速落地智慧醫療、教育服務、工業質檢等高價值場景。目標是到2025年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成為全球智能機器人創新網絡的關鍵節點。
本次大會不僅展現了合肥市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戰略布局與產業雄心,更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協同和資本賦能的三維驅動模式,為全國乃至全球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可複製的「合肥樣本」。隨著一系列舉措落地,合肥有望成為技術創新策源地與場景應用示範城,引領行業邁向更高水平的人工智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