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人工智慧主題日系列活動以"積澱·湧現"為核心理念,在北京海淀這片科技創新沃土上掀起技術與產業融合的熱潮。作為推動人工智慧前沿探索和產業集聚的重要平台,該活動通過系列高端對話、成果發布及行業研討,匯聚全球智慧資源,進一步鞏固海淀區在全球AI領域的標杆地位,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5年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主題日採用"2+5+N"活動框架,涵蓋2場核心論壇、5場專場論壇及N類特色活動,時間跨度達5天(3月27日至31日)。活動預計吸引超4500名嘉賓和觀眾參與,包含60餘名國內外頂尖學者、行業領袖與國際組織代表,其中外籍嘉賓占比過半。通過舉辦100場主題演講、20場圓桌對話及約50項重磅成果發布,該系列活動旨在推動學術界、產業界與投資界的深度協同,探索人工智慧技術突破與應用場景的無限可能。
在核心論壇中,"未來人工智慧先鋒論壇"以"技術創新行業落地:開啟AI新紀元"為主題,規模較去年擴大3倍以上(500人),匯聚圖靈獎得主、國內外院士及政產學研代表。該論壇將發布北京前沿算法協同創新矩陣等標誌性成果,推動大模型技術向工業級應用轉化。另一核心論壇"AI未來論壇"則以"AI引領產業投資新風向"為核心議題,邀請國際投資人與學術機構共議資本賦能路徑,並通過子基金簽約、榜單發布等形式,強化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
5場專場論壇深耕垂直領域:中國具身智能大會聚焦機器人與大模型技術融合;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以青年科學家為核心力量,展示可直接落地的科研工具與軟體系統。此外,活動圍繞通用人工智慧、數據跨境流動等議題展開研討,並探討6G通信、醫藥健康、自動駕駛等領域與AI的深度融合。
主題日期間將集中發布約50項重大成果,涵蓋政策文件、原創技術突破及權威研究報告。國家部委與北京市聯合出台人工智慧專項扶持政策;新型研發機構與頭部企業協同推出公共算力平台等基礎設施;國際組織代表參與的跨國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則為構建開放包容的技術標準體系提供範本。這些成果不僅體現海淀在AI技術研發上的領先優勢,更通過生態共建推動全球產業鏈協同發展。
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海淀區依託人工智慧主題日系列活動,持續強化"策源地""試驗場"與"展示窗"功能。通過集聚政策資源、搭建對話平台、釋放應用場景,該區域正加速形成從基礎研究到商業落地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未來,海淀將以此次論壇為起點,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協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民生改善、產業升級中的普惠應用。
總結
2025中關村論壇人工智慧主題日以"積澱·湧現"為主題,通過多層次活動設計與國際化參與格局,全面展示了海淀區在全球AI領域的創新實力與發展雄心。從核心技術突破到產業生態構建,從國內政策落地到跨國合作實踐,該系列活動不僅為科技創新者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更為全球人工智慧發展貢獻了具有示範意義的"海淀方案"。隨著更多成果落地與資源匯聚,這片科創熱土將持續釋放智能時代的澎湃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