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速推進,燃氣行業在供氣規模、安全保障和運營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近年來燃氣安全事故頻發,凸顯了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提升的緊迫性。繼續教育作為提升燃氣行業從業人員素質的關鍵環節,其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燃氣行業的安全運行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對燃氣行業繼續教育現狀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針對性的教學質量提升策略,旨在為燃氣行業從業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參考。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燃氣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燃氣行業是易燃易爆的高危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安全責任意識和專業技能要求極高。然而,當前燃氣行業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
教學內容更新滯後,與崗位需求脫節
燃氣行業從業人員分為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運行維護及搶修人員三大類,不同類別人員的繼續教育內容和考核要點各不相同。以燃氣管網工為例,當前教學內容主要圍繞傳統人工巡線展開,缺乏對機載、車載雷射甲烷智能巡檢、AI泄漏診斷新技術等專項課程,導致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脫節。
部分技術指標未同步國家最新標準規範
隨著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推進,燃氣相關標準規範不斷更新。例如,《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已由行業標準轉化為國家推薦性標準,而繼續教育的教學內容尚未與這些最新標準同步。以GB55009-2021《燃氣工程項目規範》為例,該規範自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但目前的課程尚未進行充分更新調整,無法滿足燃氣安全的新形勢要求。
(二)教學模式及方法創新不足,沉浸式教學應用率低
集中式理論面授,工學矛盾突出
燃氣行業規模分析提到燃氣行業從業人員須參加至少30學時的繼續教育課程,但目前大多數繼續教育仍以集中面授理論知識為主。這種方式要求學員脫產培訓,給一線操作層人員帶來較大不便,特別是負責燃氣管網巡檢、搶修工作的員工,很難保證按時參加集中面授,導致工學矛盾突出。
灌輸式教學,學員參與度低
現有的以教師講、學員聽記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雖然對部分學習主動性較差的學員有一定效果,但弊端明顯。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導致學員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脫節,學員參與度低。
實踐資源匱乏,實操能力培養受限
教學資源匱乏是當前實踐教學中的顯著問題。例如,在地下燃氣管網泄漏搶險教學中,雖然引入了VR和AR技術進行模擬訓練,但這些高危場景虛擬仿真培訓的覆蓋率仍然很低,導致員工在面對真實事故時往往手足無措。
(三)評價體系單一,缺乏實操能力與業務能力評估
過度依賴筆試考核,忽視實操作能力評價
現有的繼續教育考核體系主要依賴筆試來評估學員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對實際操作能力的檢驗。例如,某燃氣企業的一名員工在筆試中獲得滿分,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嚴重失誤,導致燃氣泄漏,引發安全事故。
單一靜態評價,脫離業務目標
當前的繼續教育評估體系通常採用「以考代評」的模式,未將學員在實際工作中的行為改善納入考核範疇。例如,某燃氣公司員工在繼續教育考試中通過,但在日常巡檢工作中仍有高達30%的隱患點被遺漏。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提升燃氣行業繼續教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基於崗位能力畫像,重構課程體系;同步標準規範,優化教學內容
以「崗位能力畫像」為基礎,構建「教-學-用」閉環課程體系
針對燃氣行業的不同崗位需求,通過深入企業調研、行業專家訪談及工作日誌分析,形成詳盡的崗位能力畫像。利用先進技術手段賦能實訓環節,通過數據分析不斷優化課程內容,構建「教-學-用」一體化的閉環課程體系。例如,通過工單系統數據分析發現,80%的燃氣管網事故由第三方施工破壞造成,為此特別設計《管網巡檢防第三方破壞十大場景》課程,提高巡檢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教育針對性。
同步國家最新標準規範,優化教學內容
成立專門課程開發小組,負責及時識別和獲取與燃氣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並將其轉化為適用於各個崗位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課程開發小組每季度根據行業規範的更新和技術疊代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繼續教育內容始終走在行業前沿。
(二)多途徑創新教學模式及方法,突破高危場景實訓瓶頸
開發「微課+直播+實訓」三階混合式教學模式,破解工學矛盾
首先,開發線上微課資源,將教學內容細分為多個教學模塊,每個模塊進一步拆解為時長5-8分鐘的短視頻,便於學員隨時回看。同時,利用AI技術開發「燃氣知識問答機器人」,為學員提供24小時在線答疑支持。其次,每月邀請行業資深專家進行線上直播,分享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最後,每季度組織為期2天的線下實訓,重點演練VR教學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加強學員的實操能力。
遊戲化學習,實現學員從「被動灌輸」轉向「主動參與」
藉助安全積分系統,將學習任務轉化為類似「經驗值」的遊戲機制,學員在完成課程學習和模擬演練過程中可獲得積分或實物獎勵。設計情景闖關遊戲,如「小區燃氣設施隱患排查大闖關」,學員扮演巡檢員角色,在虛擬社區環境中進行隱患排查,系統實時評分並反饋錯誤點,幫助學員加深對燃氣安全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虛實融合,實現高危場景「低成本實訓」
開發手機端VR應用,如「燃氣應急演練模擬器」,利用低成本VR眼鏡模擬地下燃氣管道泄漏、燃氣調壓站爆炸等高危場景,學員可在虛擬環境中完成全鏈條操作。通過AR智能眼鏡實現「專家遠程標註指導」功能,現場員工在維修設備時可實時接收專家的故障排查指引,提高維修效率和安全性。
(三)構建覆蓋「知識掌握、技能實操、效果考核」的多維評價體系
開發「VR/AR+AI」智能評分系統,進行技能實操評價
構建VR和AR技術相結合的智能評分系統,革新技能實操評價方式。該系統通過模擬真實工作環境,自動記錄學員的操作步驟,生成詳盡的評分報告。同時,利用AR技術輔助實操評估,通過AR眼鏡錄製員工在實際現場維修過程中的動作,AI技術自動識別動作的規範性,包括工具選取及使用是否正確、防護裝備佩戴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等指標。
利用數據穿透式追蹤,進行教學效果考核
將繼續教育培訓的參與情況與企業安全管理系統中的關鍵數據進行關聯,如隱患排查記錄和設備維修工單等,對關鍵數據進行量化分析,並將分析結果同步更新至考核評價系統。這種考核方式能夠對教學效果進行客觀考核,確保繼續教育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緊密相連。
三、總結
燃氣行業繼續教育對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確保燃氣安全起到了基礎性作用。當前,燃氣行業繼續教育存在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匹配度不高、教學模式及方法創新不足、評價體系單一等問題。為提高教學質量,需要依據崗位能力需求重新構建課程體系,與行業標準同步更新教學內容;在教學方法和模式上,採用混合式教學、遊戲化學習、虛擬與現實結合等創新手段,解決高風險實訓的難題;在考核評價方面,建立包含理論知識、實操技能、教學效果考核的多維綜合評價體系。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升燃氣行業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質量,為燃氣行業的安全運行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