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3年34月間,山東地區豆粕現貨基差價格呈現高位回落態勢。受飼料配方調整、養殖淡季及上下游庫存變化影響,市場供需兩端均面臨壓力。隨著巴西大豆集中到港窗口臨近,供應端恢復預期對基差形成壓制,而下游補庫需求與原料銜接矛盾則帶來短期博弈空間,整體價格走勢在震盪中逐步釋放結構性風險。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豆粕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山東地區豆粕現貨基差均價較年初高點下跌510元/噸,日照市場最低至M2505+270元/噸。飼料行業對雜粕替代力度加大,肉禽料配方中豆粕使用量降至18%20%,較前期峰值減少510個百分點。養殖端虧損擴大疊加消費淡季特徵顯著,終端採購以消化庫存為主,企業補貨意願不足導致市場交投冷清。
山東大豆壓榨企業在3月經歷階段性低谷後逐步恢復生產,平均開工負荷率從27日的23.12%回升至4月21日預測值68.02%。受原料到港延遲影響,膠東地區3月底才陸續復產,而中旬後巴西大豆集中到港將使供應端壓力陡增。當前大豆庫存處於兩年低位(28.5萬噸),但豆粕庫存卻攀升至10.6萬噸高位,表明上游企業面臨出貨受阻困境。
市場呈現"原料短缺與產品積壓並存"的特殊格局。儘管大豆供應緊張導致3月下旬出現普遍停機現象,但豆粕庫存持續累積削弱了低開工率對基差的支撐作用。企業為加速去庫不得不維持偏低定價策略,進一步壓制價格反彈空間。
月初下游存在剛需補庫需求,疊加膠東地區產能尚未完全恢復,預計基差將觸底震盪。但中旬起隨著大豆到港量激增(預估超300萬噸),壓榨產能釋放與終端採購意願不足的矛盾將再度凸顯。銷售進度緩慢的上游企業可能通過降價促銷加速回籠資金,推動4月下旬豆粕現貨價格重啟跌勢。
【總結展望】
山東豆粕市場在2023年二季度呈現供需錯配特徵:短期需求收縮與原料供應恢復形成剪刀差,基差走勢將在上下游博弈中震盪探底。養殖利潤修復及配方替代效應的邊際變化將成為後續關鍵變量,預計下半年價格拐點或隨飼料消費旺季到來而顯現。當前階段市場需重點關注大豆到港節奏、雜粕性價比窗口以及壓榨利潤對產能調節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