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電動自行車普及率不斷提升,其火災風險防控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最新數據顯示,通過系統性治理措施的有效實施,我國電動自行車相關火災事故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3年5月至12月期間,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9175起,造成6人死亡、15人受傷。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事故總量降幅達46%,傷亡人數分別銳減90%和87%。進入2024年第一季度,這一積極趨勢得以延續:火災數量降至1863起,僅造成1死3傷,環比下降幅度分別為12.4%、75%及66.6%。這些數據表明,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措施正產生顯著成效。
通過強化源頭管控與末端監管的雙重發力,電動自行車火災風險防控取得突破性進展。統計顯示,每百萬輛電動自行車對應的月均火災數量已從整治前的5.6起降至當前約2起。這種數量級變化不僅驗證了技術標準升級和安全教育普及的有效性,更凸顯出對違規改裝、停放充電等關鍵環節嚴格管控的重要性。
儘管火災事故總量與傷亡率同步下降,但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持續增長的現實背景提醒我們:消防安全管理必須保持高壓態勢。當前已建立的常態化巡查機制和智能化預警系統,為防範重大風險奠定了基礎。未來還需進一步完善全鏈條監管體系,在技術創新、社區宣傳等方面協同發力,鞏固來之不易的安全成果。
綜上所述,我國在電動自行車火災防控領域展現出強有力的治理能力,通過數據驅動的精準施策實現了事故量級突破性下降。但面對龐大的社會保有量和潛在風險點,持續優化安全治理體系仍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