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3月以來,國際金價持續攀升突破歷史高位,國內足金價格直逼千元大關。北京市場數據顯示,4月初部分品牌足金掛牌價已達962元/克,較年初漲幅超過15%。在頭部品牌的"骨折式"促銷中,首飾消費卻陷入低迷,而投資金條需求持續爆發,黃金市場呈現出顯著的分化態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黃金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際現貨黃金接連突破3000美元和3100美元關口,國內黃金價格同步走高。北京朝陽大悅城數據顯示,周六福4月首日克減優惠達177元/克,周大生推出首克598元的"跳樓價"促銷。儘管頭部品牌將克減幅度從3月的平均120元提升至超過150元,但終端客流仍未見明顯回暖。
走訪北京多家商場發現,中國黃金、老鳳祥等品牌門店出現店員數量多於顧客的現象。某周大生銷售人員透露:"當前金價每天都在調整,克減優惠需要次日等待通知"。消費者王女士表示:"現在金價漲得太快,沒閒錢就不考慮買了"。
市場呈現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徵。在品牌金飾門店客流低迷的同時,投資金條櫃檯卻人潮湧動。菜百股份西城總店數據顯示,3月底使用消費券購買100克金條的客戶激增,基礎金價721元/克仍未能阻擋投資者熱情。
消費者行為轉變尤為顯著:年輕群體轉向黃金基金和實物金條投資。深圳水貝市場從業者反饋,近期理財客群購買量較2月翻倍,單筆交易達30公斤級的大額訂單頻現。有投資者通過套現操作實現年化收益超15萬元,"薅金"成為新興財富管理方式。
首飾零售端陷入價格戰泥潭。周六福、周大生等品牌在克減優惠基礎上疊加折扣政策,中國黃金推出"以舊換新0損耗"活動,但多數消費者仍持觀望態度。數據顯示,按件計價的小克重飾品成為為數不多的亮點,某品牌店員透露:"一口價產品價格尚未調整,銷量相對穩定"。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投資渠道的繁榮景象。河北投資者魏琳表示已建立年購100克金條計劃,深圳市場單日30公斤級交易頻發。黃金基金規模持續擴張,有投資者在金價728元/克時仍選擇加倉而非套現。
當前962元/克的足金價格距離千元大關僅一步之遙,消費者對突破1000元的心理閾值普遍持肯定態度。這種預期加速了投資行為轉化:短期投機者通過差價操作實現收益,長期投資者則將黃金作為對抗通脹的核心資產。
總結來看,金價上漲催生了黃金市場的冰火兩重天格局。傳統首飾消費在高價格與促銷疲軟的雙重壓力下面臨轉型考驗,而投資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正在重塑黃金產業鏈的價值分配。隨著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持續,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強化,未來市場或將加速向投資端傾斜,推動行業形態發生結構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