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多部門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系統構建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該方案聚焦"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核心目標,通過政策協同與機制創新推動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精準配置,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關鍵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融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適應科技創新的新型金融體制要求。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在此背景下,《實施方案》應運而生,旨在通過銀行業保險業服務模式創新,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通道。
方案圍繞機構機制優化、產品體系完善、專業能力提升和風控能力建設四大維度展開,提出20項具體措施。特別強化跨部門協作機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引導資金流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及硬科技領域。通過建立科技信貸專屬評價體系、優化保險保障服務等手段,推動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
方案要求金融機構完善科技金融組織架構,設立專營或特色分支機構並賦予差異化授權機制。內部考核中提高科技金融指標權重,並對科技型企業貸款實施差異化不良容忍政策。特別強調要強化"鏈主"企業服務力度,通過產業整合促進技術轉化應用。
在信貸領域,明確要求銀行加大信用貸款和5年期以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靈活設置還款方式以匹配科技型企業現金流特徵。保險方面提出建立覆蓋研發全流程的保障機制,開發針對科研人員健康養老及職業責任等專屬產品。同時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試點範圍,支持商業銀行發起設立專業機構開展股權投資。
方案鼓勵政府、金融機構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共建科技金融服務平台,重點支持科技創新中心和改革試驗區發展。通過信息共享系統建設和風險共擔機制設計,推動建立涵蓋智慧財產權評估、技術價值評價的標準化服務體系。特別提到要擴大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規模,並探索內部評估試點擴圍路徑。
要求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提升企業識別能力,同時完善科技型企業信用資料庫建設。在保險領域深化長期投資改革,支持發起設立私募證券基金進行股市長線布局。通過併購貸款試點和債券融資服務創新,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總結:該實施方案通過頂層設計與實施細則的有機結合,構建了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貫穿企業發展全周期的金融支持體系。其核心在於破解科技企業融資痛點,強化長期資金供給能力,最終形成"創新資本產業"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隨著政策落地實施,預計將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等方面產生顯著帶動效應,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持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