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2025年,化纖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變革,技術革新成為推動其發展的核心動力。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以及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化纖行業朝著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加速邁進。這一過程中,無論是研發能力的提升、綠色發展的推進,還是應用領域的拓展,都為化纖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化纖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化纖行業作為紡織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其研發創新能力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在當前數位技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數位化生產已成為化纖行業的重要趨勢。在相關展覽會上,通過案例沙盤動態演示智能工廠降本增效的路徑,吸引了眾多關注。藉助數位化平台,化纖企業能夠獲得一站式數位化服務,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智能化、數位化轉型,進而推動行業向高端化發展。
同時,在全球綠色發展的大趨勢下,生物基材料成為新材料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將菌草技術應用於紡織行業,開闢了 「以草代木」 生產纖維素纖維原料的新途徑。2024 年,用菌草製漿生產菌草纖維的技術走向成熟並實現產業化生產,這種纖維產品具有良好的天然抑菌性能。
此外,化纖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還需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這包括提高常規纖維附加值,提升高性能纖維生產和應用水平,加快生物基化學纖維和可降解纖維材料的發展等,以此滿足市場對高品質、差異化、功能性纖維和綠色纖維的需求。企業也應不斷研發新工藝、創新產品,提高差別化產品研發能力,增強自身競爭力。
在 「雙碳」 目標與綠色製造轉型的大背景下,綠色發展成為化纖行業的必由之路。在相關展覽會上,一條通過多元減碳路徑降低碳足跡約 17% 的牛仔褲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這一成果展示了化纖行業在綠色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
自相關部門印發關於化纖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後,化纖行業積極響應,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綠色纖維認證企業數量及其產品規模持續增長,綠色工廠和綠色設計產品數量不斷增加,行業資源能源消耗強度及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節能減排技術取得明顯進步。
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是化纖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在展覽期間,有企業發布了環保再生滌綸長絲,並構建了從廢舊紡織品及塑料回收、再生聚酯切片生產到再生滌綸長絲製造的全產業鏈體系,還與高校合作開發先進的再生技術。我國每年產生 600 多萬噸廢舊紡織品,但回收利用率僅為 20% 左右,發展潛力巨大。還有企業研發出化學循環再生系統,能將廢棄聚酯製成可追溯且可永續循環的高端再生材料。未來,化纖行業在循環再利用領域仍需持續攻克技術難關,進一步發展以廢舊紡織品為原料的再生纖維產品。
隨著消費者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不斷提高,功能性纖維、綠色纖維的市場需求日益增長,這為化纖行業拓展應用領域提供了機遇。萊賽爾材料作為一種以天然植物纖維為原料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兼具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多種優良性能,逐漸成為市場新寵。
化纖行業分析指出,2024 年我國萊賽爾產能在全球中的占比達到 60% 以上,國產萊賽爾產量突破 40 萬噸,同比增長 27.4%,正從 「小而精」 向主流化纖品種過渡。其生產過程為純物理反應,溶劑回收率高達 99.7%,最終成品可 100% 生物降解,符合紡織行業對綠色原材料的期望。不少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推動萊賽爾工藝邁向成熟,採用大容量裝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能耗。
在應用方面,萊賽爾纖維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過去在針織產品中的應用有限,近兩年已形成開發熱潮。隨著萊賽爾產業鏈的拓展延伸,以及上游企業對其認知的深入,未來萊賽爾纖維在服裝、家紡等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2025 年化纖行業在技術革新的推動下,正加速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品牌化轉型。在研發能力提升上,數位化生產與生物基材料發展取得進展;綠色發展方面,行業積極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循環再利用纖維發展潛力巨大;應用領域拓展中,萊賽爾纖維表現突出,市場前景廣闊。儘管如此,化纖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技術攻關、提高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率等挑戰。未來,化纖行業需持續創新,攻克難題,抓住機遇,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紡織工業的升級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