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推動科技創新與現代金融深度融合,三部門聯合發布實施方案,提出20條措施,旨在構建更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體系,強化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通過優化機構組織、產品設計、專業能力及風控機制,銀行業保險業將加速形成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生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融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實施方案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健全科技金融專業服務體系。一方面鼓勵設立特色分支機構並賦予其適度自主權;另一方面推動建立差異化考核機制,如提高科技信貸指標在內部績效中的權重。通過制度設計激發機構積極性,確保資源向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傾斜。
針對科技型企業特點,方案提出加大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資金支持。對於研發周期較長的項目,銀行可發放最長5年的流動資金貸款,並靈活設置還息方式。同時要求擴大科技保險覆蓋面,重點保障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風險敞口。通過信貸、保險等多工具協同,構建起覆蓋種子期到成熟期的融資鏈條。
方案強調要打造多方參與的服務平台:支持地方政府搭建數據共享機制;推動金融機構與創業投資機構建立投貸聯動模式;鼓勵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智慧財產權評估等配套支持。通過政策引導形成"政產學研金介"協同的創新網絡,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融資壁壘。
在專業能力方面,要求金融機構加強科技領域研究分析團隊建設;風控層面則需建立適應科技創新規律的風險評估體系。同時明確未來五年主要目標:科技信貸規模持續增長,重點行業保險保障顯著增強,形成制度健全、生態完善、服務精準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該實施方案通過系統性政策安排,既強化了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又構建起多方協同的支持網絡。其核心在於打通金融資源與科技要素對接通道,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長期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標誌著我國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