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金融 資訊詳情
金融監管強化:網際網路助貸業務規範化發展路徑探析
 金融 2025-04-07 16:22:1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加速,商業銀行與第三方平台合作開展助貸業務,在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風險隱患。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國家金融監管部門近期發布專項通知,聚焦業務規範、成本透明化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核心領域,系統性提出管理要求。

  一、完善制度框架 強化總行主體責任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金融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新規要求,商業銀行需建立健全網際網路助貸業務管理制度體系,明確總行對合作機構的准入標準與動態評估機制。監管特別強調,銀行應強化自主風控能力,不得將核心信貸功能外包。這一舉措旨在解決當前部分機構存在的權責匹配失衡問題,確保商業銀行在風險識別、定價決策等關鍵環節保持主導地位。

  二、規範成本管理 嚴控綜合融資成本

  針對定價機制不合理的問題,通知明確規定增信服務費須納入借款人綜合融資成本計算範圍,並設定合理區間上限。文件同時禁止合作機構以諮詢費、顧問費等形式變相提高收費水平。此舉直指當前助貸業務中費用結構複雜、透明度不足的痛點,將有效遏制違規加價行為。

  三、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構建全流程管理機制

  在營銷宣傳環節,新規要求銀行及合作方遵守網絡營銷規範,確保貸款產品關鍵信息充分披露。對於貸後催收環節,通知強調商業銀行需建立違規行為監測與糾正機制,禁止暴力或不當催收手段。這些措施從源頭到終端形成閉環監管,切實保障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安全權。

  四、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通過強化合作機構准入管理、規範費用分攤機制、壓實銀行風控責任等多維度舉措,新規旨在構建更健康有序的網際網路助貸生態。數據顯示,當前部分平台存在業務擴張激進與風險管理能力不匹配的現象,此次監管升級將引導行業回歸合規經營軌道。

  總結來看,本次政策調整通過明確權責邊界、規範定價機制、強化消費者保護三大核心抓手,為網際網路助貸業務發展劃定了清晰的制度框架。既肯定了該模式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方面的積極作用,又針對現存風險點提出系統性解決方案,體現了金融監管"促發展與防風險並重"的政策導向。未來商業銀行需加快完善內部管理體系,在合規前提下探索可持續的合作模式創新。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金融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