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催生供應鏈重構浪潮。作為傳統汽車零部件領軍企業,德國大陸集團通過分拆動力總成、汽車子集團及康迪泰克等核心業務部門,加速向專業化賽道聚焦。這一系列戰略調整不僅折射出頭部企業對技術疊代的焦慮,更揭示了行業洗牌中資本邏輯與產業規律的深層博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大陸集團的戰略重組始於2018年動力總成業務的剝離,並於2021年以緯湃科技獨立上市完成首階段轉型。2024年宣布汽車子集團分拆計劃後,其又將康迪泰克的獨立時間錨定在2026年。這一系列動作標誌著大陸集團正逐步退出多元化布局,回歸輪胎製造商的核心定位。截至2024年,康迪泰克營收占比約16%(全年銷售額64億歐元),但利潤率僅6.2%,低於輪胎業務的13.7%。通過剝離低效資產,大陸集團計劃將核心資源集中於更具增長潛力的輪胎領域。
輪胎業務已成為大陸集團最穩健的盈利支柱。2024年其輪胎子集團銷售額達139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逆勢提升至13.7%,遠超汽車業務的2.3%。在電動化趨勢下,輪胎作為不可替代的核心組件,正面臨續航優化、輕量化與智能監測等技術升級需求。大陸集團通過擴建泰國羅勇工廠及合肥生產基地(規劃產能增至每年1800萬條),持續加碼高端輪胎市場——其EcoContact系列已進入亞太九成頭部電動汽車製造商供應鏈。
全球零部件巨頭的重組潮呈現鮮明共性:采埃孚剝離電驅動部門以強化傳統優勢領域,米其林出售非公路輪胎業務聚焦核心賽道。大陸集團選擇將工業屬性更強的康迪泰克獨立發展,旨在通過專業化運營提升競爭力。該部門工業業務占比55%,計劃2030年提升至80%,直面科德寶等專業廠商競爭的同時,也需應對採購體系調整、交付穩定性等過渡期挑戰。
歷史數據顯示,分拆難免帶來短期陣痛。2018年動力總成剝離導致大陸集團當年息稅前利潤率下降1.6%,次年因市場波動進一步下滑至7.4%。此次康迪泰克獨立後,勞動關係轉移及資產分割可能繼續影響淨利潤表現。但資本市場已給出積極反饋:分拆消息公布後其股價上漲8%,反映投資者對聚焦策略的認可。
總結
大陸集團的轉型路徑揭示了汽車產業供應鏈重構的核心邏輯:通過業務切割剝離非核心資產、集中資源強化高利潤率領域,並藉助資本市場的專業化估值提升股東回報。這一趨勢不僅關乎企業生存,更折射出全球零部件行業在技術革命與地緣博弈下的戰略選擇——唯有精準聚焦才能在電動化時代掌握話語權。隨著康迪泰克獨立進程推進,輪胎業務的創新投入與全球化布局將成為大陸集團未來競爭的關鍵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