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德國慕尼黑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於4月7日盛大開幕,作為行業風向標,本屆展會吸引了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多家參展企業。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工程機械軍團以近500家企業的規模強勢亮相,集中展示了在綠色低碳、智能製造等前沿領域的突破性成果。通過本地化製造策略與數位化解決方案的深度融合,中國企業正以前沿技術重塑全球產業格局。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行業標杆企業,中聯重科以"綠色·智造共建美麗世界"為主題,攜工程起重機械、建築起重機械等9大類別60多款產品參展。其遠程操控體驗區成為展會焦點——波蘭客戶通過實時控制系統,在展館內成功操作遠在湖南常德的塔機完成精準作業,系統響應速度與穩定性引發行業驚嘆。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展出的20餘款歐洲本地化製造產品嚴格遵循EN12999標準並獲得CE認證,其中72噸米和62噸米折臂吊採用歐洲底盤實現輕量化組裝,既滿足環保排放要求又契合當地施工場景需求。
首次參展的25台高端設備中,山河智能為歐洲市場定製的SWTH3507伸縮臂叉裝車完成全球首秀。該產品搭載自主研發的"山河雲平台",通過物聯網與雲端協同技術實現作業數據實時採集分析,幫助客戶優化施工管理流程。參展的12款新品中近半數採用電動化設計,彰顯企業對歐洲綠色轉型趨勢的戰略響應。其全系展品通過智能物聯技術構建數字生態,為客戶提供從設備選型到運維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以超60台全新設備組成的"歐洲產品矩陣"中,11款首次登陸的電動化產品成為絕對焦點。遠程遙控體驗區設置的跨國操控演示極具震撼力——觀眾在慕尼黑展館內即可實時控制中國湖州的挖掘機完成精準挖掘動作,機械臂同步響應精度達毫米級。這些搭載最新電驅技術的產品既符合歐盟Stage V排放標準,又通過模塊化設計提升設備適應性,在礦山開採、基礎設施建設等場景展現顯著優勢。
從本地化製造到數位化服務,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正以技術創新突破傳統競爭格局。本屆展會不僅展現了企業在綠色轉型與智能升級領域的領先成果,更通過精準對接歐洲市場需求構建起可持續發展新路徑。隨著電動化產品矩陣的持續完善和全球服務體系的深化布局,中國製造正以更高技術含量重塑國際產業版圖,在推動行業低碳變革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