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乳製品行業作為資金密集型領域,企業通過擔保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已成為常態策略。伊利股份近期披露的全資子公司內蒙古惠商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數據,展現了其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持續投入與潛在風險分布特徵。結合近三年經營表現和財務指標變化,這一動態既反映了公司對渠道夥伴的支持力度,也折射出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企業面臨的多重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擔保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3月31日,伊利股份通過旗下融資擔保平台累計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總額達10.65億元的擔保支持。值得關注的是,在243,857.93萬元的擔保責任餘額中,下游經銷商占比高達93.7%(228,737.52萬元),而上游供應商僅占6.3%(15,120.41萬元)。這種結構性差異表明,伊利當前更側重於通過金融工具強化經銷商網絡穩定性。在保戶數分布上,2,299家下遊客戶占據絕對多數,與26家上游企業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印證了終端渠道建設的戰略優先級。
數據顯示本年度新增擔保總額為10.65億元,但期末責任餘額卻較年初大幅攀升至243,857萬元。這一反差揭示出:一方面公司持續擴大對經銷商的授信規模;另一方面存量業務的風險敞口仍在累積。按單戶風險分布看,前五大被擔保方合計承擔的責任占比未明確披露,但從整體數據推算,頭部客戶可能集中了較高比例的風險資源。
結合近三年財報可見,伊利在20212023年間營業收入雖保持增長(增幅從14.15%降至2.44%),但增速呈現明顯放緩態勢。同期歸母淨利潤實現連續正增長(累計增幅約20%),然而資產負債率卻持續走高至62.19%,較2021年上升10個百分點。這種財務結構變化與擔保業務擴張存在顯著關聯——通過為經銷商提供融資背書,企業既鞏固了市場占有率,同時也將更多信用風險納入自身資產負債表。
總結
伊利股份的擔保策略在支撐產業鏈協同的同時,也對其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當前超24億元的擔保責任餘額與超過60%的資產負債率共同構成雙重觀察指標,未來如何平衡渠道支持力度與財務穩健性,將成為決定其長期競爭力的關鍵變量。伴隨行業競爭加劇和消費市場波動,該公司的供應鏈金融模式能否持續發揮戰略槓桿作用,仍需在風險管控層面進行更精細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