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隨著技術瓶頸的突破與市場需求的釋放,玻塑混合鏡頭正從高端旗艦機型向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加速滲透。憑藉其在光圈尺寸、解析力和厚度控制上的顯著優勢,這項技術不僅重塑了移動影像領域的產品格局,還在車載智能感知系統中開闢出全新賽道。隨著核心工藝的成熟與產能規模的突破,玻塑混合鏡頭正成為光學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鏡頭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相比傳統塑料鏡頭,玻塑混合鏡頭通過玻璃鏡片與塑膠元件的協同設計,在低畸變、高解析力及溫度穩定性方面表現突出。然而早期受限於玻璃成型工藝複雜性,其生產成本和量產效率長期制約規模化應用。經過技術疊代,某頭部光學企業通過製程優化與設備升級,成功將WLG非球面玻璃鏡片單模具產出提升67倍,並在旗艦機型項目中實現遠超傳統方案的良率水平。這種突破性進展使得玻塑混合鏡頭年度出貨量有望同比增長數倍至千萬級規模,正式邁入主流市場應用階段。
WLG工藝體系具備非球面鏡片、自由曲面稜鏡等多元光學元件的製造能力,正推動行業形成新的產品生態。在手機影像領域,首款WLG三合一潛望式稜鏡即將量產,預計今年上半年將有數款旗艦機型搭載該技術實現長焦畫質突破;車載應用方面,得益於玻璃鏡頭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的穩定性優勢,相關ADAS鏡頭項目已進入與國際頭部車企的聯合開發階段,並將於年內啟動批量生產。這種技術延展性使玻塑混合方案逐步成為非球面光學元件的標準製造路徑。
隨著手機主攝傳感器尺寸發展遭遇瓶頸,光學系統性能提升成為突破成像質量的關鍵路徑。當前主流塑料鏡片已接近7P/8P的工藝極限,而玻塑混合鏡頭通過玻璃材質的高折射率特性,在同等厚度下可實現更優的光線控制能力。行業數據顯示,該技術不僅在高端手機市場滲透率快速攀升,其輕量化、高性能的特點還使其成為無人機、AR設備及智能汽車感知系統的核心光學組件。預計到2025年,玻塑混合鏡頭將在超過30%的新發布旗艦機型中作為主攝標配,並逐步替代部分傳統塑料鏡頭的市場份額。
總結展望
從技術攻堅到規模化量產,再到多場景產品矩陣成型,玻塑混合鏡頭正經歷從"高端化"向"普及化"的戰略轉型。隨著WLG工藝持續突破光學設計邊界,這項創新技術不僅重塑了移動影像硬體的競爭格局,更在智能駕駛、增強現實等領域開闢出廣闊的增量市場空間。未來三年內,其規模化應用將推動光學產業進入新一輪技術紅利周期,為終端設備的視覺感知能力升級提供關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