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隨著資本市場穩定發展需求的提升,商業銀行在股票回購增持貸款領域的布局明顯加快。多家銀行積極與上市公司開展合作,通過專項貸款支持企業實施股票回購和增持計劃,為市場注入信心。這一創新金融工具的運用,不僅為上市公司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商業銀行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自去年10月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專項工具設立以來,商業銀行紛紛加快業務落地。工商銀行作為行業先行者,已累計支持及儲備項目近400筆,涉及交易金額規模超千億元,覆蓋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多個板塊。農業銀行截至3月末,累計為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服務,貸款簽約金額超150億元,已投放金額超85億元。建設銀行服務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近70戶,授信金額近140億元。中國銀行支持73個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計劃,合計達成貸款意向金額253.6億元。
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不僅覆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也積極參與其中。興業銀行與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東達成合作,貸款上限規模超66億元,其中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80%,科技企業占比超60%。浙商銀行與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東達成意向合作,儲備擬回購增持金額超80億元,授信資金規模超50億元。交通銀行給予約80家企業超250億元授信,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工業軟體、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郵儲銀行通過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支持多家上市公司及大股東開展回購增持操作,已簽約5.8億元,累計投放貸款4.57億元。
在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增持的同時,商業銀行自身股票也獲得大股東及高管的積極增持。多家A股上市銀行公告披露控股股東或董監高等自願增持計劃,傳遞對銀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例如,某銀行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總行部門、分行、子公司主要負責人計劃在二級市場以自有資金自願增持該行A股股份,增持規模合計不少於2000萬元。另一銀行控股股東擬在12個月內合計增持不超過2%的股份,若按計劃頂格增持,持股比例將升至49.4%。
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未來發展前景廣闊。政策層面持續重視市場穩定,提升資本市場發展質量仍是重要任務,專項貸款作為支持手段之一將適度擴容。上市公司回購和高管增持意願增強,尤其是在估值低位、股價偏離基本面時,貸款為其提供必要流動性支持,有助於促成回購計劃落地。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存在優化信貸結構、尋找非傳統信貸場景的需求,專項貸款本質上是優質信用資產,風險相對可控、回報穩定,具有一定吸引力。專項貸款與投行、財富管理等業務有協同效應,未來或可作為銀行綜合金融服務的一個切口,助力客戶關係深化。
總結來看,商業銀行在股票回購增持貸款領域的積極布局,不僅為上市公司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為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這一創新金融工具將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