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備受社會關注,尤其是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等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新規,要求供餐單位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新規自4月15日起實施,旨在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強化責任落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為集中用餐單位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規明確,集中用餐單位無論是自營食堂、委託承包還是外訂供餐,均需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這一要求旨在確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杜絕不合格食品進入供餐環節。通過加強源頭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為用餐單位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為確保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人,新規要求集中用餐單位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特別是幼兒園、學校等用餐人數較多的單位,若每餐次平均用餐人數超過一定標準,必須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這一舉措有助於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日常監管,確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新規還加大了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於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責任的單位,將依法予以嚴厲處罰。這一措施旨在通過強有力的監管手段,倒逼供餐單位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杜絕僥倖心理,切實保障用餐人員的飲食安全。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團餐相關企業超6.9萬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註冊相關企業約1300餘家。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江蘇省、湖南省團餐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為1.2萬餘家、6500餘家和5200餘家。此外,涉及司法案件的團餐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3.44%。這些數據反映了團餐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凸顯了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總結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新規,從源頭把控、責任落實到違規處罰等多個方面,全面強化了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通過明確責任、加強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新規為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團餐行業的快速發展,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只有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才能為集中用餐單位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飲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