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鐵路貨運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山東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依託中歐班列這一重要物流通道,積極推動沿黃經濟帶的協同發展。近日,山東中歐班列齊魯沿黃專列從濟南董家鎮鐵路貨運中心發出,標誌著山東在鐵路貨運領域的創新實踐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鐵路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次齊魯沿黃專列採用了「省內沿黃城市集貨+濟南統一發運」的創新模式,集結了濟寧、東營等山東省內沿黃8市的出口貨物。這種模式不僅實現了「多點集結、一站通關」,還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通過鐵路貨運的高效運輸,企業能夠更快地將產品送達國際市場,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本趟班列共搭載57個貨櫃,主要貨物包括成品紙、輪胎、蔬菜、水果等,貨值超過1600萬元人民幣。其中,來自濟寧市的成品紙占據了班列貨物的大多數。這些多樣化貨物不僅展示了山東豐富的產業資源,也體現了鐵路貨運在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齊魯沿黃專列每月常態化運行10列左右,相較於傳統的中歐班列運營模式,其順利開行需要多個單位深度參與、高效協同。通過鐵路貨運的常態化運行,外貿企業能夠更加便捷地拓展國際訂單,同時提升運輸效率。例如,某企業產品可以從「家門口」的鐵路貨場直接「上車」,在濟南與其他城市的貨物共同搭乘中歐班列發運,節省時間一周以上。
為確保貨物在山東域內高效集結,相關鐵路物流中心建立了管控信息平台,不斷更新硬體設施,持續優化短駁、堆存、檢驗、裝卸等工作流程。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鐵路貨運的運營效率,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體驗。
濟南海關推出了「預約通關」「鐵路快通」等便利措施,實現貨物屬地查驗、口岸直通,確保高效運輸流轉。這些措施進一步簡化了鐵路貨運的通關流程,為企業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提升了整體運輸效率。
自2023年7月發運以來,齊魯沿黃班列運輸貨物超過1.4萬標箱。今年一季度,齊魯沿黃班列共發運812車,同比增長17%;從濟南開行的中歐班列有190列,同比增長6%。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鐵路貨運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總結
山東中歐班列齊魯沿黃專列的成功開行,不僅為沿黃經濟帶的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鐵路貨運的創新實踐樹立了典範。通過優化物流模式、提升運輸效率、簡化通關流程,山東在鐵路貨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隨著中歐班列國家集結中心的建設推進,山東將繼續發揮鐵路貨運的優勢,推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