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通信 資訊詳情
通信技術賦能低空經濟新未來
 通信 2025-04-23 02:21:08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無人機物流、低空觀光、智能巡檢等應用的快速發展,低空經濟正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在這一過程中,低空智聯網絡作為關鍵基礎設施,正通過5G/5GA、北斗、衛星網際網路等技術的深度融合,為低空飛行提供安全、高效的通信保障。預計到2035年,我國將新建36萬個低空通信基站,總投入超過千億元,為低空經濟的規模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低空智聯網絡:低空經濟的數位化底座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通信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低空智聯網絡是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通過整合5G/5GA通信、北斗導航、衛星網際網路以及雷達監控等技術,低空智聯網絡構建了一個天地一體化的數位化運行環境。這種網絡不僅能夠實現智能化空域設計和航路規劃,還能為低空飛行提供精準的定位和實時通信服務。例如,在北京延慶的通感監控平台上,一架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和4K攝像頭畫面可以通過5GA網絡實時回傳,定位精度達到亞米級,網絡傳輸時延降低至50毫秒以內。這種高效、穩定的通信能力,為低空飛行「看得見、飛得起、管得住」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技術創新:推動低空智聯網絡升級

  低空智聯網絡的建設離不開技術的持續創新。目前,5GA通感一體化網絡已成為低空通信的重要技術方向。通過「時頻空」三維協同感知算法,一個5G基站可以同時追蹤超過90個移動目標,顯著提升了低空飛行的管理效率。此外,雙頻組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優化了無人機在300米高度飛行時的網絡性能。未來,隨著6G技術的研發和部署,低空智聯網絡將實現更高速率、更低時延的通信能力,為低空經濟的多樣化應用場景提供更強支持。

  三、政策支持:加速低空經濟網絡設施建設

  政策層面的支持為低空智聯網絡的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據相關規劃,2025年將出台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並適度超前布局低空智能網聯等基礎設施。地方層面也在積極行動,例如江蘇計劃推動5G/5GA、北斗、衛星網際網路等技術的研發,加快星地融合通信網絡建設;大連則計劃在2025年實現重點區域低空飛行航線的全域覆蓋,並落地50條以上智聯網全覆蓋航線。這些舉措將顯著提升低空通信網絡的覆蓋範圍和服務能力。

  四、企業布局:構建低空智聯網絡生態

  在低空經濟的新賽道上,通信運營商和相關企業正加快技術創新和網絡建設布局。例如,某運營商已構建覆蓋42條低空航線的數字能力底座,部署超過500個通感一體基站,服務13萬架行業無人機。未來,該運營商計劃打造低空通信網、低空導航網、低空感知網「三張網」,進一步發揮5GA通感技術優勢,探索多模態融合感知技術,為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更強支持。另一家運營商則致力於攻關超低時延、高精定位、密集感知等關鍵技術,推進空天地海一體化創新。

  五、市場前景:低空智聯網需求持續增長

  低空智聯網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包括低空通信基站、感知設備、導航設施等。隨著低空物流、城市治理、空中交通等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低空智聯網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39.5萬個。以目前5GA基站數量和未來6G基站數量為基礎,按照一定比例建設低空通信基站,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數量預計達到36萬個,總投入預計達到1110億元。這一龐大的市場規模,將為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總結

  低空智聯網絡作為低空經濟的數位化底座,正通過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和企業布局,逐步構建起一個高效、安全的低空通信體系。隨著5G/5GA、北斗、衛星網際網路等技術的深度融合,低空智聯網將為無人機物流、低空觀光、智能巡檢等應用場景提供更強支持。未來,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低空經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通信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