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銀髮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約占GDP的6%,預計到2035年,這一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占GDP的10%。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5年的養老行業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深入了解行業現狀並把握髮展趨勢,對於推動養老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養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家對養老產業和養老事業的協調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一系列頂層政策相繼出台。這些政策旨在推動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強化政策扶持,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普惠養老服務的投入,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的覆蓋範圍,為養老服務的多元化供給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同時,相關政策還鼓勵國有企業拓展銀髮經濟業務,推動銀髮經濟朝著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二)產業規模持續擴張
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這為養老產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當前,銀髮經濟規模已達到一定水平,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在GDP中的占比還將不斷增加。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養老服務需求的不斷升級,養老產業有望迎來更快速的增長,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三)市場需求顯著變化
截至2023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我國已進入中度人口老齡化社會。預計「十四五」時期,老年人口將迎來第二次強勁增長高峰。在「4-2-1」家庭結構下,獨生子女的養老負擔日益沉重,家庭贍養功能逐漸外移,老年人對專業養老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此外,失能失智人口數量不斷攀升,對護理型養老床位的需求愈發龐大。
(四)信息技術助力發展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養老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養老產業深度融合,推動了智慧養老新業態的發展。各類養老企業藉助科技創新,不斷探索智慧養老模式,智能健康管理設備、養老監護設備以及服務機器人等在養老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極大地提升了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現階段,各類市場主體紛紛投身養老行業,使得行業競爭格局不斷加劇。隨著國內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大型央企、國企、保險公司、地產企業、醫療健康企業以及製造業企業等都加大了在養老領域的投資力度。
在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多元化市場主體結合自身特點,積極探索各種養老模式,公辦民營、PPP等模式不斷湧現。然而,目前我國養老行業仍處於發展階段,雖然市場商業模式豐富多樣,但尚未形成成熟、靈活且營利性強的商業模式。養老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行業頭部企業的床位管理規模多數不超過3萬張,業務類型相似,區域內產品競爭和價格競爭不明顯,尚未出現具有絕對優勢的龍頭企業,行業整體仍處於藍海階段,各類業務都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一)醫養結合深入推進
在應對老齡化問題上,醫養結合將成為關鍵舉措。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會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明確監管職責,合理調配區域內的養老和醫療資源,並出台相應的配套政策,著力解決老年人的醫療和護理難題。同時,提高養老行業的護理水平,推動老年醫療康復產業的發展,也將成為工作重點。
(二)旅居養老蓬勃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自理且經濟實力較強的老年人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追求,不再滿足於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而是嚮往更高層次的旅遊、居住和休閒活動。在新技術的支持下,旅居養老聯盟平台將不斷湧現。這些平台將深入研究旅居養老產業的發展規律、市場趨勢和消費特點,開發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旅居產品,並提供專業化服務。
(三)智慧養老全面升級
智慧養老產品、企業和機構將持續發展壯大,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可攜式健康監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等產品將更加豐富多樣。養老新模式和新機制的發展將催生出更多應用場景,如遠程醫療照護、線上醫療、慢性病管理等,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養老服務,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四)老年用品產業潛力釋放
老年用品的市場需求日益增長,推動了老年用品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規模將持續擴大,產品種類會更加豐富,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質量也將穩步提升。功能性老年服裝服飾、智能化日用輔助產品等五類重點老年用品種類將進一步豐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五)人才培養力度加大
我國養老行業面臨著嚴峻的人才短缺問題,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匱乏已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2025年,校企合作將不斷加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互相培養機制將發揮更大作用。養老相關專業將更加細化,以滿足養老行業未來發展的新業態和新崗位需求。
(一)深化醫養結合模式
眾多養老機構面臨「就醫難、吃藥難」的問題,醫養結合成為養老機構差異化發展的關鍵。一方面,建立養老與醫療聯合體,構建完善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將醫護資源下沉,把多種醫護服務模式延伸至養老機構、社區和居家養老等場景。另一方面,推動細分賽道的優勢專業建設,融入區域醫療規劃的三級康復體系,加強養老機構與各類醫療機構的合作,為老年患者提供連續的康復治療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保障需求。
(二)加強品質化運營管理
隨著養老產業競爭的加劇,品牌建設至關重要。要創建值得信賴、富有情懷和內涵的專業養老服務連鎖品牌,在客戶心中樹立良好形象。同時,建立統一的管理機制、技術標準和服務規範,形成標準化管控體系,為連鎖化、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還可以通過管理輸出、委託運營等輕資產模式擴大規模,提升運營能力。
(三)推進數位化管理升級
依託數字信息技術,打造平台型、共享型管理模式。養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統一銷售渠道,整合客戶資源,建設健康信息平台和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整合採購渠道。研發養老機構智慧管理系統,結合5G和物聯網技術,設置在線諮詢、智能評估等模塊,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效率,提升用戶滿意度。
(四)重視專業人才培養
建立「醫養教學研」五位一體模式,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搭建專業人員教育平台。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儲備養老管理型人才,同時建立合理的激勵方案。加強健康養老醫護隊伍建設,養老服務機構與職業院校合作,共同培養專業醫護人員,提高養老從業人員的待遇和地位。
綜上所述,2025年我國養老行業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增長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雖然行業目前整體處於探索階段,在服務能力、質量和效率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但通過推進醫養結合、加強品質化運營、發展智慧養老、壯大老年用品產業以及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等措施,有望逐步構建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推動養老行業朝著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實現2025年養老行業規模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