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銀行間市場櫃檯業務操作規則》,標誌著銀行間市場櫃檯業務的管理進一步規範化和系統化。該規則依據相關管理辦法和通知制定,旨在為金融機構提供更清晰的業務操作指引,同時強化風險防控和投資者保護。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銀行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操作規則》,金融機構需通過銀行間市場櫃檯業務系統接入程序與同業拆借中心完成數據交互。申請機構需通過「對外接口服務系統」提交接口開發申請,獲批後可自行組織開發,同業拆借中心將提供相關技術文檔支持。這一要求確保了櫃檯業務數據的高效傳輸和系統兼容性,為業務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櫃檯業務交易品種涵蓋現券買賣、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債券借貸、衍生品等,同時包括經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交易品種。金融機構需制定櫃檯業務規則,建立合理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確保向投資者提供的債券品種和交易品種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這一舉措有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操作規則》強調,金融機構應加強櫃檯業務的內控管理和系統建設,確保交易服務全程留痕。同時,需嚴格規範櫃檯債券交易的流轉、託管結算和信息安全等操作流程,切實防範業務風險。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和技術保障,金融機構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和潛在風險。
總結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銀行間市場櫃檯業務操作規則》的發布,為銀行間市場櫃檯業務的規範化運作提供了明確指引。通過優化數據交互、完善交易品種管理、強化內控和風險防範,該規則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效率,保障投資者權益,推動銀行間市場的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