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日本大米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價格波動。從超市限購到消費者「海淘」,大米價格的持續上漲不僅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數據顯示,日本大米價格已連續16周上漲,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大米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4月28日公布的數據,今年4月14日至4月20日的一周內,日本全國超市銷售的5公斤大米平均價格達到4220日元,再次刷新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一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一倍多。面對大米價格的持續攀升,多家大型連鎖超市紛紛採取限購措施。例如,福岡縣的Sunlive、Reganet Cute等超市相繼貼出「每家限購一袋」的告示,部分超市的大米貨架甚至出現「空空如也」的情況。
儘管日本政府已向市場投放了儲備米,但大米價格仍難以迅速回落。日本總務省4月2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東京都區4月大米價格同比上漲逾90%,創1971年有可比數據以來最高紀錄。這一價格上漲不僅帶動了與大米相關食品的價格上漲,如飯糰和外食壽司,也促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海淘」大米。成田國際機場檢疫官員表示,去年夏季以來,越來越多的日本遊客從印度、泰國和韓國等國家回國時帶回大米,預計春假期間這一趨勢將進一步加劇。
大米價格的上漲只是日本食品價格全面上漲的一個縮影。日本總務省4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財年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一財年上升2.7%至108.7,連續第四個財年上升。其中,生鮮蔬菜、穀物、生鮮水果、肉類和飲料等價格均明顯上漲。例如,捲心菜價格同比上漲超過60%,粳米價格同比上漲接近50%,橘子和果汁價格漲幅均超過25%。持續上漲的食品價格不僅給居民生活帶來壓力,也使市場對日本央行進一步加息的預期升溫。
日本大米價格的持續上漲不僅反映了當前市場的供需緊張,也揭示了通貨膨脹對居民生活的深遠影響。從超市限購到消費者「海淘」,大米價格的波動已成為日本社會關注的焦點。未來,如何有效平抑米價、緩解居民生活壓力,將是日本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