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金融服務對民營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日,相關部門聯合舉辦了一場聚焦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推進會,旨在通過深化「政會銀企」合作機制,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助力民營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會議發布了一系列具體舉措,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加精準的金融服務支持。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會議指出,「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是推動金融服務精準直達的重要紐帶。通過發揮各方優勢,形成工作合力,能夠有效解決金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商協會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既要連接企業,也要對接銀行,促進供需兩端的雙向發力。通過「換位共情」的方式,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從「最初一公里」到「最後一公里」的銜接暢通,確保金融活水精準流向民營企業。
會議特別強調,要聚焦民營企業首貸、無縫續貸、無還本續貸、信用貸等關鍵指標,破解融資難題。通過優化對接服務,提升金融供給的適配性,助力民營企業獲得更加便捷的融資支持。同時,民營企業也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完善治理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從而提高融資適配性和金融機構的續貸意願。這種雙向努力,將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穩定的金融支持。
會上發布了《上海金融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和《金融支持瞪羚和獨角獸企業創新發展倡議書》。這兩份文件圍繞推動惠企政策落地、優化多元化融資供給、完善融資增信和銀企對接長效機制等方面,推出了16項具體舉措。這些舉措旨在通過引入耐心資本、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需求、服務企業技術研發等10個維度,助力民營企業實現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會議發布了「商會批次貸」服務地圖,聯動各區及有關街鎮設立了270個「政會銀企」金融服務點。其中,實體工作站156家,增設86個「商會批次貸」服務專窗。這些服務點的設立,將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確保金融支持能夠精準觸達企業。
會上,多家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進行了股權投資合作簽約,涉及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多個領域。這些合作項目的簽約,標誌著資本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將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助力企業實現創新發展。
此次會議通過深化「政會銀企」合作機制,聚焦關鍵指標,發布行動計劃,設立金融服務點,以及推動資本與產業融合,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這些舉措不僅優化了金融資源配置,也為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隨著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民營企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