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數字經濟時代,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城市發展格局。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重要製造業基地,無錫正以建設"人工智慧+"標杆城市為目標,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工智慧發展路徑。從製造業智能化升級到城市治理現代化,從民生服務優化到產業生態構建,無錫的實踐為人工智慧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人工智慧與城市發展的融合過程中,無錫重點布局了三大應用領域,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結構深刻變革。在產業領域,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重點行業,推進生產製造、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等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實現從"效率工具"到"生產邏輯重構"的轉變。在城市治理領域,通過部署城市級政務大模型,打造智能問政、智能審批、智能管理、智能推送等原生應用,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事"向"會思考"升級。在民生服務領域,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醫療、康養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實現"毛細血管級"的服務創新,提升市民幸福感。
面對通用大模型的"參數競賽",無錫選擇將大模型"壓"進垂直場景,以"鏈主企業+垂直大模型"為核心路徑,推動人工智慧在製造業率先應用。通過行業模型培育計劃,將50個重點項目列入培育清單,其中11家本土製造業重點企業聯合開發細分行業模型,3家工業網際網路及軟體企業開發面向製造業的行業垂直模型。目前,已備案的工業大模型在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行業實現應用,預計未來將輻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400家。根據規劃,到2027年,無錫將形成5個行業大模型、300個場景模型,新增50家工業智能服務商,推動人工智慧全方位賦能新型工業化。
無錫在建設"人工智慧+"標杆城市過程中,注重通過集成應用和應用推廣,實現人工智慧"用得起、用得好"的普惠目標。在製造業領域,計劃打造一批典型應用案例,推廣典型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引導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匯聚行業知識、工藝流程等資源,建立智能應用開發環境,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在全市域範圍內,建立人工智慧應用推廣機制,支持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組織發揮供需撮合、產業對接等公共服務功能,分行業分級別建立"場景需求—供需平台—應用推廣"全鏈條機制,在教育、醫療、文旅、社會治理等重點行業加快建設一批行業賦能中心,提升應用普惠水平。
通過"重點領域深度融合、優勢產業率先突圍、普惠應用賦能全域"的三重邏輯,無錫正將人工智慧技術革新轉化為先進生產力、治理現代化與民生幸福感。在人工智慧賦能城市發展的實踐中,無錫不僅實現了產業升級和城市治理的智能化轉型,更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鑑的發展經驗。未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應用深化,無錫有望在"人工智慧+"標杆城市建設中取得更大突破,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