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工與農業領域,啶蟲脒作為重要的農藥產品,其發展態勢備受關注。2 - 氯 - 5 - 氯甲基吡啶(CCMP)作為合成啶蟲脒等的關鍵中間體,其生產和應用情況對啶蟲脒行業有著深遠影響。深入了解 CCMP 與啶蟲脒的現狀及前景,有助於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CCMP 是合成農藥和醫藥的重要中間體,可用於合成啶蟲脒。《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啶蟲脒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03 年,我國 CCMP 的生產企業主要有大連凱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當年生產能力產量約 600t 。科研單位如江蘇農藥研究所等也在 CCMP 的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CCMP 的合成方法有多種,近年我國科研和生產企業開發的環戊二烯 - 丙醛法,具有產品純度高(經氣相色譜分析純度為 95%)、原料成本低等優點,這為啶蟲脒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基礎。
同年,我國有 7 家啶蟲脒生產企業,裝置能力產量開工率 43% ,出口量的出口離岸價(荷蘭)為 1.7528 萬美元 /t,市場表觀銷售量為 81.0t(85%) 。由此可見,啶蟲脒生產在當時已初具規模,且與 CCMP 的生產緊密相連,CCMP 的供應狀況直接影響著啶蟲脒的生產規模和成本。
啶蟲脒除了是 CCMP 的重要衍生產品,在農藥領域有著廣泛應用。2003 年我國吡蟲啉和啶蟲脒市場表觀銷售量迅速發展。吡蟲啉生產企業在 2003 年有 25 家,裝置能力產量開工率 65%,市場表觀銷售量為 1175.0t(100%),出口量的出口離岸價(約旦)為 1.71 萬美元 /t 。啶蟲脒市場也呈現增長趨勢,其市場表觀銷售量的增長得益於自身高效、低毒、廣譜、內吸以及長效和獨特的殺蟲機理,受到國內農藥研究和生產部門的極大關注。同時,在與國外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糾紛中我國勝訴,增進了我國農藥企業的信心,使得啶蟲脒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此外,我國農業科學家和農民普遍認同該產品,也推動了其市場需求的增長。
預計 2005 年我國啶蟲脒的市場消費量為 100.0t(100%),2000 - 2005 年期間啶蟲脒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為 20% 。這表明啶蟲脒在未來市場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其應用領域有望進一步拓展,市場需求也將持續增長。
2003年我國 CCMP 的消費構成為農藥 500t(90%)、醫藥 30t(90%)、出口 70t(90%) ,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眾多,出口口岸包括上海、南京、青島和寧波等。由於 CCMP 與吡蟲啉和啶蟲脒生產密切相關,在今後的幾年裡,我國 CCMP 生產和消費仍然具有較強的走勢,發展速度依然很快。這主要得益於我國高毒農藥產品逐步退出市場,促進了吡蟲啉和啶蟲脒的生產發展;同時,我國 CCMP 生產工藝的進一步改進和降低生產成本,也將促進吡蟲啉和啶蟲脒出口量的逐年增加。據有關部門預測,2005 年我國 CCMP 總消費量將達到 950t,2003 - 2005 年我國 CCMP 市場需求量的年均增長率為,其中農藥領域需求量預計達 800t,年均增長率 26.49%;醫藥領域需求量預計達 50t,年均增長率 29.1%;其他(包括出口)領域需求量預計達 100t,年均增長率 19.52% 。
綜上所述,啶蟲脒行業與 CCMP 的發展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當前,啶蟲脒生產在原料供應、市場需求等方面已具備一定基礎,且在應用領域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隨著高毒農藥退出市場以及生產工藝的改進,未來啶蟲脒行業有望在生產規模、市場需求和出口量等方面實現進一步增長,在農藥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