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環境治理與飲用水安全保障的需求推動下,啶蟲脒作為廣泛使用的新菸鹼殺蟲劑,其在水體中的殘留問題備受關注。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何高效且低耗地降解水中啶蟲脒成為行業焦點。研究臭氧氧化、紫外 / 臭氧和電催化臭氧這 3 種技術降解啶蟲脒的機制,對比其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降解效率與能耗,對於推動啶蟲脒污染治理技術發展意義重大。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啶蟲脒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 pH=7 的條件下,通過競爭動力學方法檢測發現,啶蟲脒與 O₃和・OH 的二級反應速率常數分別為 (0.05±0.01) mol/(L・s) 、(2.8±0.2)×10⁹mol/(L・s) 。此結果與啶蟲脒在 pH=2 時的反應速率常數量級相近。這是因為啶蟲脒的 pKa=0.7,在 pH=2 - 7 內主要以陰離子形態存在,所以 O₃和・OH 的反應速率常數差異不大。但這些數據表明,啶蟲脒與 O₃的反應速率極慢,屬於臭氧難氧化物質。其分子結構中缺少富電子基團,且含有 -Cl 和 -CN 等吸電子基團,降低了與 O₃的反應活性,常規臭氧氧化難以有效去除此類物質。
對比 O₃、UV/O₃和 EP 3 種技術去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啶蟲脒的情況可知,經過 20min 的處理,O₃技術雖能完全降解地表水中的啶蟲脒,但僅能降解地下水中約 53% 的啶蟲脒 。而 UV/O₃和 EP 技術顯著加快了啶蟲脒的去除速率,只需 6 - 7min 即可完全降解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啶蟲脒。動力學分析顯示,啶蟲脒在各技術處理過程中的降解符合偽一級動力學規律,UV/O₃和 EP 技術降解啶蟲脒的速率常數遠大於 O₃與 UV,以及 O₃與電產 H₂O₂的速率常數之和,表明 O₃和 UV 之間、O₃和電產 H₂O₂之間存在顯著的協同作用,強化了啶蟲脒的去除速率。
在常規 O₃技術中,污染物主要由 O₃和・OH 氧化去除。而 UV/O₃和 EP 技術還可分別通過 UV 光解和陽極氧化的方式去除污染物。對 O₃、UV/O₃和 EP 過程中的 O₃和・OH 暴露量檢測發現,在相同的 O₃曝氣條件下,UV/O₃和 EP 技術中的液相 O₃濃度遠低於常規 O₃技術,O₃暴露量增長速率也更低;相反,・OH 暴露量在 UV/O₃和 EP 技術中的增長速率遠大於常規 O₃技術。這表明 UV 輻射和電產 H₂O₂大幅加速了 O₃轉化為・OH 的速率。啶蟲脒在臭氧氧化和 EP 處理過程中,幾乎都是通過・OH 氧化的方式去除,O₃氧化的貢獻可忽略不計;在 UV/O₃技術中,紫外光解和・OH 氧化對啶蟲脒去除率的貢獻分別約為 20% 和 80% 。此外,不同水質成分會影響臭氧氧化啶蟲脒的效率,而 UV/O₃和 EP 技術受水質影響較小,能保證更高效穩定的微污染物降解性能。
使用高級氧化技術能耗評價中的常用指標 EEO 對 3 種技術的能耗進行分析。常規臭氧氧化技術從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去除 90% 啶蟲脒濃度的能耗分別為 0.11 、0.27kW・h/m³ ;UV/O₃技術的能耗分別為 1.24 、1.22kW・h/m³ ;EP 技術的能耗分別為 0.24 、0.12kW・h/m³ 。數據表明,UV/O₃技術雖提高了啶蟲脒的降解速率,但能耗大幅增加;而 EP 技術更為節能,電產 H₂O₂是比紫外照射更經濟節能的強化臭氧水處理性能的方式,有望用於飲用水處理廠現有臭氧系統的升級改造。
綜上所述,啶蟲脒是臭氧難降解物質,但可被・OH 快速氧化降解。常規臭氧氧化技術降解啶蟲脒效率差且受水質影響大,UV/O₃和 EP 技術可顯著提高啶蟲脒的去除率且受水質影響小。啶蟲脒在臭氧氧化、UV/O₃和 EP 處理過程中,主要通過・OH 氧化的方式被降解。EP 技術是一種更為節能的基於臭氧的高級氧化技術,在啶蟲脒降解方面展現出顯著的優勢,為解決啶蟲脒污染問題提供了高效低耗的新途徑,對推動啶蟲脒行業污染治理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