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煤炭 資訊詳情
煤礦智能化建設:機遇與挑戰並存
 煤礦 2025-05-06 16:53:46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煤礦的生產效率,還大幅提高了安全水平,為能源穩產保供提供了堅實保障。然而,在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部分煤礦面臨設備可靠性不足、高投入低產出等問題,個別地區甚至出現了「攤派式」建設現象,這些問題亟待解決,以確保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平穩健康發展。

  一、智能化建設顯著提升煤礦效率與安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煤礦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煤礦生產效率和安全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以山西為例,截至目前,該省已累計建成智能化採掘工作面超1500處,智能化煤礦超200座。這些智能化設備的應用,不僅實現了「採煤不見煤」的常態,還大幅減少了井下作業人員數量,使礦工能夠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工作。

  在山西焦煤集團汾西礦業雙柳礦,8206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的成功應用,標誌著該礦進入了單刀割煤量超千噸的高效開採時代。該工作面採用走向長壁後退式一次采全高智能化採煤工藝,可采長度798米,蘊藏可采儲量106萬噸。其300米超長切眼設計,單刀割煤量1068噸,進一步提升了開採效能。

  此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還顯著提高了煤礦的安全水平。在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公司官地礦,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和「電子圍欄」技術,所有井下生產動作均實現了實時監控,重要生產設備在人員異常進入時會自動停止運行,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數據顯示,2024年山西煤礦在井下危險作業區域安設「電子圍欄」2.3萬套,淘汰了接力運輸小絞車3600多部,運輸事故比2023年下降了36.7%,煤礦事故死亡人數連續三年下降。

  二、部分智能化設備可靠性不足,高投入低產出

  儘管智能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部分煤礦在智能化設備的應用過程中,仍面臨設備可靠性不足、高投入低產出等問題。一些煤礦持續上馬智能化設備,但由於地質條件、礦井需求等因素,部分設備的可靠性仍需加強。

  以「一鍵啟停」控制系統為例,理論上,這項技術可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但在實際應用中,由於井下情況複雜,設備的可靠性有待提高。採煤機啟動之前,必須先把運輸皮帶打開,否則割下來的煤擠在一起容易出事故,破碎機、轉載機等設備需要提前準備就緒,否則無法運輸。為了保證可靠,過去這一套流程的重要環節全靠人盯守,每一個前置程序完成後通知調度室,再由調度室通知下一個程序開機。「一鍵啟停」相當於把所有的程序集中排序進行智能控制,但由於擔心設備可靠性不夠,少有煤礦真的敢用,因為一旦某個環節出錯就會釀成事故。

  此外,部分智能化系統存在閒置現象。以「智能綜合管控平台」為例,在智能化建設評分指標中占有35分,也是智能化驗收中較容易通過的一項,許多煤礦爭相上馬。然而,實際生產環節的數據收集、處理、應用難度大且沒有好的應用模型,智能綜合管控平台經常驗收過後就閒置了。

  三、警惕「一刀切」「攤派式」建設苗頭

  在智能化建設過程中,個別地區出現了「攤派式」建設現象,給煤礦正常生產帶來了較大壓力。一些煤礦地質條件差,綜采工作面傾角較大,並不適宜建設智能化項目。然而,相關部門要求這些煤礦也要上馬智能化項目,導致智能化設備建而不用,高投入難以轉化為高產出。

  以一家國有煤炭企業煤礦為例,該礦地質條件差,綜采工作面傾角較大,並不適宜建設智能化項目。然而,相關部門要求該礦今年也要上馬智能化項目。對照初級智能化要求,改造一個掘進工作面最少要投入3000萬元。4G+Wifi等實用改造確有必要,近兩年提升安全生產水平的智能化應用也在持續推進,但由於井下地質條件複雜,即便通過驗收,智能化設備可靠性不高,只能閒置。

  四、多舉措破除智能化建設堵點

  為了保障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平穩健康發展,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破除智能化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阻礙。首先,智能化建設應由點及面,避免「一窩蜂」現象。不同的技術各有所長,所適用的地質條件也不同,應根據實際使用效果進行有序推廣,提高智能化設備的利用率。

  其次,應明確智能化設備的准入門檻,提高產品的有效性。當前,智能礦山建設擁有較大市場,但市場上相關產品良莠不齊。有些設備屬於「首台套」或者定製產品,難以衡量準確價格,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有些產品披著智能化的外衣,但對提高生產效率幫助不大。應明確市場准入標準,提高產品質量和有效性。

  最後,應明確煤礦企業的主體責任,建立推動智能化常態化運行的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操作規程等,並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推動責任落實落細。以山西為例,該省能源局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煤礦智能化常態化運行管理規定(試行)》,明確了智能化常態化運行的定義,指將數位化、智能化技術與煤礦生產經營各個環節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分析決策、協同控制的智能系統,使其穩定、可靠、持續地運行。這一規定,從政策層面上明確智能化的運行要求,有利於規範市場秩序。

  總結

  煤礦智能化建設是煤炭產業本質安全的必由路徑,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煤礦生產效率和安全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在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部分煤礦面臨設備可靠性不足、高投入低產出等問題,個別地區甚至出現了「攤派式」建設現象。為了保障煤礦智能化建設的平穩健康發展,需要從有序推廣優質智能化設備、提高設備產品的有效性、夯實企業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責任等方面入手,竭力破除智能化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阻礙,推動煤炭產業健康、平穩發展。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煤礦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