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4月份經濟數據的逐步披露,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走勢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已公布的高頻數據來看,CPI同比有望溫和波動,而PPI同比跌幅或進一步擴大。服務消費的復甦成為CPI中的亮點,而大宗商品價格承壓則對PPI形成拖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服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4月份CPI同比預計增長0.25%,環比漲幅為0.46%。儘管部分機構預測CPI同比可能下降0.2%至0.3%,但整體來看,CPI的波動較為溫和。食品價格的拖累減弱是CPI回升的主要原因。4月份蔬菜價格同比下降13.8%,較3月份22.7%的降幅明顯收窄。豬肉市場雖然供強需弱的格局未變,但外部因素可能擾動供給,市場出現短暫挺價情緒。
隨著氣溫回升,蔬菜、雞蛋供應充足,生豬出欄均重持續增加,而消費市場進入傳統淡季,食品價格整體穩中有降。這種季節性回落對CPI的影響逐漸減弱,成為支撐CPI溫和波動的重要因素。
能源價格在4月份跌幅擴大,國內成品油價格呈現「大起大落」走勢。煤炭價格持續走低,天然氣價格微降,進一步加劇了能源價格的下行壓力。耐用消費品價格也面臨壓力,新車集中上市帶動技術升級,部分傳統車型大幅降價促銷。同時,出口商轉戰國內市場,可能導致衣著、家電等價格下降。
相比之下,服務消費成為CPI中的亮點。清明假期出行火熱,帶動服務價格上漲,居住價格預計穩中有升。以舊換新政策的持續發力,也支撐了非食品消費品價格的穩定。
4月份PPI同比預計下降2.61%,環比下降0.46%。部分機構預測PPI同比降幅可能擴大至2.8%至2.9%。國際方面,受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承壓下跌,4月份CRB商品價格指數均值環比下降3.3%,帶動國內相關行業價格下行。國內方面,南華工業品指數4月份均值環比下跌5.1%。
製造業PMI分項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回落2.8個百分點至47.0%,出廠價格回落3.1個百分點至44.8%。購進價格降幅略低於出廠價格,反映中下游價格下行壓力更大。
總結
總體來看,4月份CPI與PPI走勢呈現分化。CPI在食品價格拖累減弱和服務消費復甦的支撐下,同比溫和波動;而PPI則在大宗商品價格承壓的背景下,同比跌幅進一步擴大。服務消費的亮眼表現成為CPI中的積極因素,而能源與耐用品的價格下行則對PPI形成拖累。未來,外部不確定因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仍需密切關注。